第五届美术文献展: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
展览时间:2020 年11月20日—2021年3月7日
地点:湖北美术馆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主策展人:付晓东
策展小组:夏梓  黄静岚  符坚  刘鸿萧  林妍
学术委员会(按姓氏拼音): 方力钧  胡永芬  胡莺  鲁虹  皮道坚  孙振华  魏光庆  杨小彦  殷双喜  曾梵志
展览总监:冀少峰  刘明
艺术总监:傅中望
展览统筹:刘力英  吴垠  胡莺
展览执行:何淑君  简杰  田颖
展览设计:乔杰  汪鋆  田野
公共教育:雷雅婷  宋灿
展览宣传:夏梓  符坚  曾静  车逸豪
藏品支持:马文婷、张丽
展览会务:黄利  王佳雯

艺术家名单

天人关系与能量Relation Between Heaven and Man & Energy:安尼施·卡普尔(英国)/Anish Kapoor(U.K.)、成瑞娴(美国)/Emily Cheng(U.S.A.)、郭凤怡/Guo Fengyi、黄宇兴/Huang Yuxing、梁硕/Liang Shuo、梁绍基/Liang Shaoji、马修·巴尼(美国)/Matthew Barney(U.S.A.)、任戎(德国)/Ren Rong(Germany)、王光乐/Wang Guangle、王令杰+郝经芳/Wang Lingjie+Hao Jingfang、王欣/Wang Xin、徐小鼎/Xu Xiaoding、闫晓静(加拿大)/Yan Xiaojing(Canada)


自然的生产Production of Nature:毕建业/Bi Jianye、曹雨西/Cao Yuxi、邓洧/Deng Wei、邓悦君/Deng Yuejun、段正渠/Duan Zhengqu、耿旖旎/Geng Yini、黄太熙(美国)/Taehee Whang(U.S.A.)、付佳妮+史昊鹏/ Fu Jiani+Shi Haopeng、康剑飞/Kang Jianfei、李象群/Li Xiangqun、林海钟/Lin Haizhong、刘丹/Liu Dan、欧阳苏龙/Ouyang Sulong、秦琦/Qin Qi、司建伟/Si Jianwei、隋建国/Sui Jianguo、王梵僧/Wang Fanseng、王璜生/Wang Huangsheng、一了/Yi Liao、展望/Zhan Wang、张湘溪/Zhang Xiangxi、周春芽/Zhou Chunya


人的生产Production of Human: 迟世林/Chi Shilin、第八日/The Eighth Day、耿建翌/Geng Jianyi、龚剑/Gong Jian、胡介鸣/Hu Jieming、黄小鹏(黄边站和第五工作室)/Huang Xiaopeng(HB Station and the 5th Studio)、贾蔼力/ Jia Aili、李继开/Li Jikai、廖文峰/Liao Wenfeng、毛晨雨/Mao Chenyu、孟思特/Meng Site、南京社区原生艺术工作室/Studio Art Brut of Nanjing Community、仇晓飞/Qiu Xiaofei、史金淞/Shi Jinsong


技术的生产Production of Technology:  比尔·沃恩(加拿大)/Bill Vorn(Canada)、春华·凯瑟琳·董(加拿大)/Chun Hua Catherine Dong(Canada)、陈晓云/Chen Xiaoyun、陈欣+黄钰文/Chen Xin+Huang Yuwen、费俊/Fei Jun、郭锐文/Raven Kwok、李姝睿/Li Shurui、林舒/Lin Shu、鲁大东/Lu Dadong、能尖日/Nhozagri、时子媛/Shi Ziyuan、王品添/Wang Pintian、杨帆/Yang Fan、杨鑫/Yang Xin、张智峰/Zhang Zhifeng、张周捷/Zhang Zhoujie、郑达/Zheng Da、后人类影像放映单元(蔡宇潇、雷磊、梁文华、彭浩旻、田晓磊、袁中天、张文心、张羽洋)/ Post-human Films(Cai Yuxiao, Lei Lei, Liang Wenhua, Peng Haomin,Tian Xiaolei, Yuan Zhongtian, Zhang Wenxin, Zhang Yuyang)

大地母亲The Earth Mother:郭桢(美国)/Guo Zhen (USA)、黄静远/Huang Jingyuan、胡晓媛/Hu Xiaoyuan、靳卫红/Jin Weihong、乔治·德·契里柯(意大利)/Giorgio de Chirico(Italy)、吕胜中/Lv Shengzhong、申亮/Shen Liang、杨子敏/Yang Zimin、喻红/Yu Hong

湖北美术馆展览现场

天人关系与能量

自然的生产

人的生产

技术的生产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大地母亲

部分作品

安尼施·卡普尔
旅程
纸上水粉 50.7×67cm
2010

陈晓云
降临
布上丙烯 340×300cm×2
2018

春华·凯瑟琳·董
Together_#1
数字打印
32”×40”
2018

邓洧
奇石之日出
木板丙烯
160×180cm
2017

段正渠
麻黄梁
纸本水彩/色粉
100×180cm
2018

郭凤怡
天与日会园图
彩墨旧挂历纸
52.2×75.4cm
1990

黄宇欣
未明真相的狂欢
布面油画
300×200cm
2018

贾蔼力
无题
布面油画
170×207cm
2008—2013

梁绍基

球形化工玻璃烧瓶/陶土/氧化铁碳/石膏/酒/熏烧/铝塑板/丝
40×122×120cm
2020

林海钟
太虚震泽图
纸本水墨
180×776cm
2019

吕胜中
人文书
红本·黑本(四卷一函,共两函)
纸/布/丝线/剪纸线装书
43.8×33.7×1.3cm/本
2002—2004

马修·巴尼
M 捕食者
石墨/水粉颜料/纸/超高分子量塑料边框
39.4×31.8×2.9cm
2020

马修·巴尼
堡垒
影像(静帧) 134’03”
2018

孟思特
彩虹的背面
布面油画
150×170cm
2017

秦琦
夜来香
布面油画
300×800cm ×4
2018

时子媛
夏夜
综合材料
可动装置
约550×450×300cm (可变)
2019

王梵僧
云梦泽
布面油画 200×160cm
2020

王光乐
190506
布上丙烯
230×160cm
2019

王璜生
珠江源植物采集
摄影/胶片 21×29cm×56
2020

王璜生
珠江源植物图志
水墨拓印
34×45cm×47
2020

闫晓静
灵云 装置
淡水珍珠/鱼线/铝
120×360×300cm
2016—2017

展望
石膏像
石膏
193×107×130cm
2015

周春芽
春江暖涨桃花水
纸上丙烯
191×120cm
2020

文章

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

付晓东

在灾难面前,我们都是幸存者。如何面对不确定的灾难,如何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生存和占取方式与技术、制度和自然的紧张关系,是攸关我们文明和物种延续的刻不急缓的问题。“生生”展试图在2020年的湖北武汉开启关于自然和技术的造物方式、艺术的功能,以及如何理解自然之母心智的讨论。展览试图把自然本身与其他下属的存在理解为跟人一样存在的意识主体,抑或,反过来把人的主体意识把握为某种自然的策划自身的数据算法。在复杂系统中,一切因素和相关性以湍流般的难以凭人力运筹预测的方式演化、涌现和变异。建立在这种观察视角之上,“生生”试图讨论中国传统的宇宙本体论、自然发生论和天人道德一体论的世界观框架,思考如何重启天道和人技、自然与文化混融互生的关系;也试图从生命政治的角度,以劳动、教育、技艺和生命形式等议题,来尝试探讨人的主体完善的实验机制;最后,还将从技术创生之“物”的本体层面,反思人类文明所自我赋予的神话。

《系辞》,“生生之谓易”,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叠字“生生”,是动词“生成”和名词“生成物”的组合。中国的“生生论”作为独特的宇宙本体论和道德一体论的框架,作为建构新体系的理论基础,是一种“自他——物我”、“天——人”、“自然——文化”具有同构关系的统一体的认识论的建构的基石。“生生”包含着万事万物阴阳相生的气化生成论,宇宙是自然发生的、自我生成的动态平衡的系统。天地的乾代表开创,坤代表终成,天地交感,自然生化,运行不息,是一个客观的过程。道家思想认为,宇宙的各种分类属性如同人内在身体一样,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人的生命与宇宙具有相同的构造,内在与外在具有互相作用的方式。古人超越了物质性的形式,看到了整体性和联系性。渺小的个体与宏观的宇宙都以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形成一种互相激荡,互相反转又互相关联的拓扑式的同构结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反对的是天人对立,美洲印第安广泛存在着“泛灵本体论”,一般是指灵魂和精神之类的东西,在人和万物的躯体之中自由流动,图腾论和类比论,展开了人与非人的存在之间替代性的认识模式。东西方都有着关于整体论的联应(correspondence)世界观:把宇宙看成一个宏伟的和谐有机整体,其中所有部分都彼此联应,无需中介环节或因果链。 中国文化的“感应”概念可以引出跨文化和混杂文化语境下的,反思现代性的多元认识论,以及如何通过艺术创作来进行不同知识型的探索和再生。

“生生”同时也是人的主体性生产的过程,关于人的生产和生命形式的塑造,生命政治亦是不可绕开的话题。当劳动成为被资本压迫和规定性的工作,人则被异化为为资本赚取利润的工具人。人只有通过参与自主性、独特的劳动——创造性的实践——艺术实践,才是获得人的主体解放和自觉的一种可能性方式。人通过认识自身,认识人精神、本质、价值和作用,摆脱自己对自己的束缚和压迫,改变人被资本系统和权力结构异化的状态,从而成为自己的主人。使劳动成为创作,通过自主性的劳动获得人的解放。在此次文献展中将会呈现以教育为形式的艺术项目,呈现教育做为介入性的作品,讨论教育的目的、形式、过程、评价体系展开多种方式的尝试,以“社会雕塑”的方式,反思权威等级中心制学院教育,而是通过教育的形式使更广泛的人群进行互相启发、连接与碰撞,建立知识和兴趣共同体的思想上的亲缘关系。以工夫论的方式进行修身,通过自我选择塑造自身,通过创造性的实践获得社会的认同,使人的自主性和可能性获得解放。

亚里士多德认为技艺的制造是对自然的补充和模仿,同样也可以在理解了技术之后反推自然的逻辑,用制造的模式来理解自然物的生成。希腊文的自然(φύσις)就是“生长”(φύω)的动词,原意也是自然的生长。在技艺之中,我们也试图寻找创生的原因在于自身之中,而不是自身之外,技艺具有一种更高意义的制造,自己生产自己,如同天地创生一般。在后人类世的克苏鲁纪中,人与非人同样共处在同一个世界之中,技术物成为生产和创造的主体,成为所有未来可能性的必然要素。非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在物种之间换位思考,人有必要把其他物种,包括AI、自然和其他非人,看作一个同样有其内在规律和视界的主体。把自然和其他存在理解为一个主体,即如拉图尔所说的“盖娅主义”(大地母亲),以及哈拉维所说的“克苏鲁纪”(超人类、外人类、非人类,以及腐殖质人类的内在互动)。人成为附着于盖亚的次要主体。在多种学科混合应用的当代,人越来越成为被技术规定化了的工具,喜好、情绪、习惯,都成了被大数据化了一切行为可被预测和控制的商品。偶然性则成为意外打断和终结这个程序算法的闭合循环的意外之笔。基于基因改造的生命科学、计算机编程规则和AI深度学习的技术等,也会概率性的出现了不可控的,偶然的和突变的创造性意外,涌现和变异,如同创造性的艺术。“生生”亦是把人造物作为一种创造性主体,通过技术物的主体的设定方式来反思人类本身和世界的生成关系,技术与自然天道,新物质主义与非人,亦成为了一种同构性的关系。
破除人类中心主义的急功近利,以多元认识论看待其他主体,在总体性的生灭流变与繁衍共生中,不断的互相感应,碰撞偶然,即生生不息。

第五届美术文献展: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

序Ⅰ

“首届美术文献展”发起创立于2004年。从2007年湖北美术馆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通力合作、携手推出美术馆面向公众开放的第一个展览——“第二届美术文献展”,到今天的“第五届美术文献展”,在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的长期战略合作下,湖北美术馆与“美术文献展”已结缘走过了14年。14年的时间不短也不长,“不短”在于湖北美术馆作为一座公共文化机构,在满足公众多元与多样文化需求方面所做出的不间断努力,以及其在立足本土、全面梳理地域美术发展脉络的同时,与本地艺术机构一同为武汉这座城市所留下的当代文化印记;“不长”则在于湖北美术馆作为致力于将“美术文献展”打造为一个持续举办,具有前瞻性、研究性、国际性三年展品牌的学术交流平台,其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还将继续携手参与、记录与见证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及未来。

“第五届美术文献展”能顺利开展实属不易。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展览筹备工作困难重重,但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们心系湖北、心系武汉,让常态性的品牌项目能够如期举办,或许正是湖北美术馆传递希望之光的有效举措。受邀担任“第五届美术文献展”主策展人的付晓东女士,将“生生”作为本届展览主题,既是对艺术之生命力的无限期许,亦是以艺术之表达,通过对自然、人与技术关系的探讨,尝试编织一个关于“生命共同体”的、当下的反思情境。生,最早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释为:“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古人借意象描绘向上生长之意。《周易》又言:“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是易的基本要义,同时,“生”也是天地给予宇宙万物与人类最大的恩德。由此,“第五届美术文献展: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在2020年的武汉举办,其意义远不止于展览本身。

本届展览共邀请到80余位艺术家参展,设有“天人关系与能量”“自然的生产”“人的生产”“技术的生产”“大地母亲”五个单元,分别在湖北美术馆与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两个场馆展出,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充分体现出“美术文献展”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此,感谢策展团队、参展艺术家,以及主办双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智慧与付出,没有大家的辛勤投入,展览将无法如期举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生生”的启示与激励之下,美术文献展还将继续前行。

湖北美术馆馆长 冀少峰

2020年11月

序Ⅱ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我们如此接近“未知”。在这种氛围下,今年由湖北美术馆和美术文献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五届美术文献展如期在武汉举行,其意义显得异常深远。经历了2020年的武汉,被誉为英雄城市,而“第五届美术文献展:生生——自然、人和技术的生产”正是我们以艺术的方式回馈这座城市的一份礼物。在艺术家、策展人及两馆团队辛苦协作下,第五届美术文献展于2020年11月20日在武汉开展。

当代艺术的创作往往与人们当下的生活紧密相关,并从当下引入产生对未来的思考。本届美术文献展同样基于对生命环境的反思,探讨当我们面对人与自然、科技之间愈来愈紧张的共存关系时,我们究竟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未来充满期待,只是我们如何从当下出发指向未来。

美术文献展(三年展)于2004年举办第一届。2007年启用策展人体制,举办了“第二届美术文献展/观念的形态”(主策展人:皮力,2007年);2014年,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与湖北美术馆开启战略合作,举办了“第三届美术文献展/ 再现代”(主策展人:冀少峰,2014年);“第四届美术文献展/应力场”(主策展人:冯博一,2017年),直至本届美术文献展,已经经历了五届。我们期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持续为大家呈现不同主题,不同维度的大型艺术三年展。

祝第五届美术文献展成功!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总监 刘明

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