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K11美术馆——四展同开
展期:2016年5月21日-6月30日
开幕:2016年5月21日18:00-22:00
艺术家:陈天灼、张鼎、宋冬、艾萨克·朱利安

地址:chi K11美术馆

5月21日,chi K11美术馆举行“陈天灼个展”,“龙争虎斗II”,“坐井观天”以及“不可逆的上演”4个展览开幕。分别展出艺术家陈天灼的新作品《三十三天》(Trayastrima),艺术家张鼎的声音装置《龙争虎斗II》,艺术家宋冬的现成物装置《坐井观天》,以及策展人鲁明军带来的英国艺术家艾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多屏影像装置《万重浪》(Ten Thousand Waves)和法国艺术家Lili Reynaud Dewar近年来持续进行的多媒介项目《我的传染病》(My Epidemic)。

陈天灼与新作《三十三天》
“陈天灼”是K11 Art Foundation与巴黎东京宫的三年合作计划之其中一部分,由巴黎东京宫委任的Khairuddin Hori策展。陈天灼是他同期的艺术家当中,最有潜力的其中一位;在近年的作品中,他利用缤粉的色彩和超现实的影像陈述不同的话题: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LGBT)、嘻哈文化(hip-hop)、宗教、伦敦的锐舞文化(Rave)、日本的舞踏(Butoh)、纽约的voguing舞蹈和时尚界。
陈天灼的作品《ADAHA II》于2015年巴黎东京宫的“陈天灼”中首演,作品充满意境,满载瞬间即逝的感觉。今次上海展览的亮点则是《Trayastrima》这项舞台式的艺术表演,是《ADAHA II》的演化,其结合雕塑、录像和舞台表演元素,也少不了艺术家作品中常见的诡异怪诞角色:看似动物又奇形怪相的空中飞人、万变的雌雄同体角色、五眼金发女郎、流氓说唱歌手等。在另一个作品中,《南方公園》(South Park)中的主角之一埃里克·西奥多·卡特曼(Eric Cartman)给剥皮拆骨化身成为奢华的地毯设计。《ADAHA II》的演出在三个不同的舞台上进行,横跨一个喷水池和霓虹灯火焰,而当中两个高达四米、貌如被摧毁的神像的泡沫塑料雕塑也会在今次上海展览中展出。
陈天灼大胆露骨地在《Trayastrima》中诠释浪荡媚俗、浮华腐败和不雅淫亵,但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却源自西藏传统的唐卡艺术及其图腾。《Trayastrima》是佛教中的忉利天,是33 个提婆(即天臣)的天宫,在佛教和印度教的经典中也有提及。在这传统的概念下,艺术家把现今社会对名人趣闻、媒体报道和肤浅了事的迷恋态度和现象在作品中呈现,带领观众踏上探索和发掘现实世界和灵性世界的旅程。

张鼎:龙争虎斗II
K11 Art Foundation和伦敦当代艺术学院(ICA)联合举办的“张鼎:龙争虎斗II”,是艺术家同名作品的第二步曲,由ICA策展人Matt Williams 策展。作品的首步曲于2015年10月的13个晚上于在ICA的剧院中进行。剧院空间被改装成一个糅合了的士高舞台的科幻感与超级俱乐部的未来风格的庞大装置。空间的两边设置了两个舞台,以旋转的玻璃镜子产生迷幻的镜像效果。每个演出的晚上,不同曲风、全新组合的乐手都会在舞台上即兴演奏音乐。
展览是一个特别为此场地而创作的装置作品;一如上一次的展览,艺术家进一步对李小龙的著名电影《龙争虎斗》(1973)的最后一幕作研究-李小龙进入一个镜迷宫后,遇到几番的内心挣扎。这部电影被誉为中国武术电影的代表作之一,由李小龙亲自在好莱坞影城督导,其对这部电影的制作和剧本贡献颇深;他也藉此表达他本人对东方哲学的理解,并介绍给西方的观众。李小龙英年早逝,而他在大银幕的最后亮相就是在《龙争虎斗》。
张鼎将会把上海chi K11美术馆转化成为一座「声音雕塑」,大部分的空间将层迭铺满玻璃镜子,四周悬挂着的扬声器让观众更为沉浸在现场气氛当中。艺术家也邀请中国的音乐人在展览期间每周表演不同类型的音乐,表演者会游走于张鼎的艺术装置,与观众同台,合作即兴演出、共同体验和作自我反思。
在开幕当晚的特别演出之后,表演将会在以下的五个周六晚上作公开演出:5月28日;6月4日、11日、18日及25日。

宋冬:坐井观天
《坐井观天》延续了中国艺术家宋冬对现成物多样表达的认识,作品外围主体由废弃木质窗框层叠搭建,外围的玻璃由人造塑料片包裹。重估废弃物的价值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的线索,高耸的多边形几何体像极了虚幻的万花筒,走入作品内部,这种被金色光线和镜面折射的绚烂空间给人一种眩晕感。作者用物理空间的局促和视觉空间的延展制造这种反差,来构造人们视野可达与身处困境的矛盾,用“繁华的虚空”表达对自己内心的照见以及外部世界感受的隐喻。艺术家在开幕现场时说道,“以往的作品都是有约而至,而在购物中心的空间人流会与作品不期而遇,这种偶发性也制造了一种对艺术功能性界限的疑问。”

“不可逆的上演”
展览“不可逆的上演”带来英国艺术家艾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的《万层浪》(Ten Thousand waves)以及法国艺术家丽丽·雷诺-杜瓦(Lili Reynaud-Dewar)的《我的传染病》(My Epidemic), 这两位艺术家的创作时常从社会事件中提取可用信息,对政治文化的敏感性,体现在他们对表象和机制构建关系的自省。
《万重浪》创作动机来自社会新闻,艾萨克·朱利安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的采访时说,“我花了4年时间做研究,并且和多位中国艺术家合作,算是一次加深了解中国文化的契机”。艺术家并没有把故事性的叙述作为重心,而是经过大量关于母体语境中文化,历史,民间传说的研究,用一种诗意的想象和多重维度的诉说,来质问全球化机制。在悬吊而起的视频投影中,艺术家用中国传统神鬼故事为题材来讲述生死轮回,精神置换,周期性的符号和影像时隐时现,穿越时间和空间,探索中国价值的现代和传统。中国影星张曼玉,赵涛,以及艺术家杨福东,书法家巩法根,摄影师赵晓等多达一百位的中国团队参与演出和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