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sdsadsad

不合时宜:孔千绘画三十年(1983-2016)/寻常物体:韩冬个展/平凡者的仪式:刘恺个展

展览时间:2016年4月27日—5月28日
开幕时间:2016年
427日 16:00
策展人:夏季风、王旖旎
艺术家:孔千、刘恺、韩冬
展览地点: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不合时宜:孔千绘画三十年(1983-2016)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荣幸地宣布,2016年4月27日将举办“不合时宜:孔千绘画三十年(1983-2016)”大型回顾展。此次展览由夏季风担纲策划,展期持续至5月28日。
孔千1956年出生于天津,祖籍山东。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壁画系,随后分配到天津大学建筑分校建筑系任教。1986年调回母校油画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于1998 年赴比利时安特卫普皇家美术学院做访问学者,进行中欧之间的艺术交流。早在美院学习期间,孔千便开始漆画创作,深受“杨柳青年画”风格影响;1983年转为架上油画创作。他的素描也另辟蹊径,自成一体,1998年出版的《孔千素描》,被众多艺术学子奉为临摹典范之一。
本次展览从1983年作为起始回溯孔千三十余年来的创作历程,展示100余件油画和素描作品,同时辅以手稿、视频等文献资料,全面呈现艺术家隐秘而鲜为人知的创作之路。除了对他的艺术线索进行系统性的学术梳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试图探索他的艺术创作路径及其美学成因。
尽管孔千艺术创作的起始与“85新潮美术”运动几近同步,但他一直游离于挟裹着喧嚣与狂欢的当代艺术的场域之外。或许并非出自他个人本意,但事实上,三十多年来陪伴左右的惟有沉默与孤独。他的创作既不属于我们所熟知的当代艺术主流的样式,又与正统的学院派风格保持着距离。孔千的“不合时宜”,反而让他更执著地回到个人的生存经验中,回到个人与世界的对话中,也回到了绘画语言的锤炼与融合中,从而拥有了一种对创作困境及其不可能性的超然态度和力量。
正如作家威廉•福克纳迷恋于“邮票般大小的故乡”,虚构出一个庞杂而丰富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孔千的绝大多数创作也都与他“方圆七公里”的出生地天津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同时也是跟西方最早发生文化碰撞的城市,天津见证和参与了近现代史上荣辱并存的进程:闭关锁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帝制复辟、共和新政……近百年来发生的这些历史事件,造就了天津文化杂糅而怪异的一面,同时也成为了艺术家思考以及创作的线索。
在孔千的创作中,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历史的延续与断裂,普世性价值观的建立与坍塌,道德信仰的沦落与丧失,社会转型期带来的焦虑与困惑等等,无不成为他关注、思考和探讨的主题。他的作品让我们觉察到了当代艺术创作当中罕见的“历史的意识”,也感受到艺术家明确了自己在时间中的地位以及和当代的关系。与其说孔千在构建一个在现实中仅仅残存模糊影子的“天津城”,不如说他通过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市,试图以绘画的方式重新认知和反思波谲云诡的中国近现代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看到,评价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优秀与否,并不是他的创作多么像西方艺术,事实可能恰恰相反,只有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份以及文化属性有了清醒的认知,背负着传统的美学经验朝着自己的现实语境进发,他创作出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对以往作品的回答,每个作品都包含着艺术领域以往的全部经验,你才会发现这个艺术家的力量和雄心是多么可怕与伟大。
孔千或许就是具备这样属性的一个艺术家,孤独而丰盈,沉默而坚定,“不合时宜”是他的姿态,恐怕也是真正艺术家惟一的姿态。

寻常物体:韩冬个展
2016年4月27日,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将于C展厅推出“寻常物体:韩冬个展”,呈现韩冬近两年的皮纸水墨新作。展览将持续至5月28日。
韩冬,1958年出生于盐城大丰,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1987年至今工作生活于扬州。韩冬三十年的创作经历了人物、形象、风景、戏剧化、书写及形式等多个阶段。大约从2010年开始,韩冬开始皮纸水墨创作,韩冬把世间物体、形象与影子投射到画面中,平淡无奇而又秉有厚度,古埃及给予他某种神秘的肃穆,佛陀开启了他格物致知的谦虚,以虚薄迷蒙的纸上作品为表现,并因人而异地传递给观者各种复杂信息。
在韩冬的皮纸水墨系列中,他把摄影得到的图像投射在皮纸上,用灰墨层层积染的方式完成水墨手绘的转换。水墨的渲染与相片的显影极其相似,而通过对摄影形象的影调分离,所有形象的层次减少,画面变得更加单纯;通过存在场景的自我或虚构化,真实影像变得更加陌生,层层罩染也使完成的形象更加朦胧。
韩冬在近作中保持了一贯的散淡,一种文人式的谦逊、严谨、凝视而又无所作为。本次展出的系列近作相互之间互为补充,其间的微妙差异在于,在一个系列当中,韩冬的影子世界来自大地、道路、荒野与地平线;而在另一个系列中他的视线则不是投向无限,而是户内、院子、工地、堆场、墙根、走廊。虽然韩冬没有明确指出这种向户内的转向,但这一系列几乎没有例外地划出了一条界限——墙——无论这堵墙在室内还是在户外… …他把疏阔悠远的风景轻轻推开,近距离地呈现出一系列物体,与机器、城市、日常、制度全然分离,它们可能会被视为废弃物,撒落在道路两旁,而物的主人则已将之遗忘。这些极为寻常的椅子、扫帚、床与桌凳,令观者的目光融汇于那种不知所归的凝思之中。在韩冬的笔下,每一抹浅淡墨色都被一种若有若无的可能性,召唤出“此”瞬间之前的时光。

刘恺个展:平凡者的仪式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蜂巢·生成”项目即将于2016年4月27日推出第十八回:“平凡者的仪式:刘恺个展”。本次展览将以D/E两个展厅呈现艺术家2013年毕业至今的木雕创作。展览由王旖旎策划,将持续至5月28日。刘恺,1984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本科及研究生均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师从孙家钵先生研习石雕,硕士师从王伟先生并转向木雕。其作品曾多次入选《中国雕塑年鉴》, 2013年曾入围“罗中立奖学金”,作品曾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对刘恺来说,木雕与石雕一样都是在硬质材料上做减法,而木雕的创作具有更多可能性,创作的形式更多样,材质也更赋予温度。埃及和亚述的浮雕、爱斯基摩的石雕中的原始和古拙气息都启发他在创作中获得简捷有力的表达。或许出于地缘上的亲近感,“蒙古”如同一个模糊的影子,一个精神上的彼岸,而他作品中的“蒙古情结”并非是题材化的,与其谈论一个地理或民族学上的专有名词,弗若言其文化符号的指向:来自原始宗教的灵性、游牧生活自然产生的浪漫主义以及四荒八极茫茫天地中磨砺而成的坚强纯粹的民族性格;事实上,刘恺特别关注异文化中的宗教以及仪式行为的形式,作为宗教神圣性和庄严性的集合,它唤起人终极的情感体验,不需言语注解而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为受众开辟抵达其预设之精神境界的通途。
仪式联系肉体与精神的升华作用,令刘恺心向往之,试图将其赋形于雕塑中。他作品中雕塑的姿态,譬如《三座山》、《圣歌》及《面孔》中的人物面目,具有中国北方蒙古人种的扁平特征,表情垂眉敛目而姿态收束;而《白马》、《向左走》、《仪式》等动物的造型,形体富有体量感而姿态静默。这些雕塑显示内敛的视觉特征,而借此指向古典范式的崇高。多年学院训练得来的纯熟技艺与大巧不工的审美意趣相互拮抗,最后得出作品造型上的粗犷与细节上的精巧相映成趣的奇妙结果。在开荒时,他有意借鉴原始雕塑中的朴拙特征,保留造型过程中不甚圆熟的部分,而作品表面时而刀砍斧斫,时而圆润敦厚。创作的过程中,刻刀将材料从自然物中剥离,创作者借重复动作遁入虚空,雕塑自身精神去弥补理想国与身处地的裂隙,同时也欲以这些平凡而确实的形象,接引观者以通达物外,触碰肉身之上人类经验所普适共有却难以言传的精神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