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hai-Project-2

2016年3月25日下午,“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组委会(SPOC)成员:上海证大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志康,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及创始人张雷,“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主席及艺术总监、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李龙雨;以及首届“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联合艺术总监、蛇形画廊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宣布首届“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将以“2116”为主题。邱黯雄、斯丹法诺·博埃里(Stefano Boeri)上海合伙人胥一波作为根基研究员代表出席。

着眼于展望未来,探讨人类在22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蓝图,“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作为全球智慧汇聚的平台,将汇集世界知名视觉艺术家、表演艺术家、电影人、音乐人、设计师、建筑师、文学家、诗人、哲学家、史学家、科学家、经济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记者、医学家、律师、工程师、骇客、博客作者以及其他社会实践者等,与上海市民共同打造这一全新跨领域文化盛事。源自于“文化市集”(cultural emporium)的概念,“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意在创造一个新型的文化参与氛围,尝试将文化体验的现场形态——诸如展厅、课堂、实验室、工作室、图书馆、影院、剧场、沙龙等,与日常生活中的不同场景——诸如个人化的阅读、聆听、写作、甚至是放空与冥想,与群体性的聚会、观影、出游、授课、辩论、嬉戏等重新进行嫁接,产生情境的混合与杂揉,有意识地为出自不同领域、学科,且专业门槛跨度较大的内容呈现、分享以及流通创造尽可能宽松、自然的氛围。2016年9月5日至11月13日,为期70天, “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将承载来自全球的智慧碰撞。

“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主席及艺术总监

“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主席及艺术总监

首届“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联合艺术总监、蛇形画廊联合总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监

首届“Shanghai Project|上海种子”联合艺术总监、蛇形画廊联合总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监

上海种子展览部经理,副策展人 Michelle Hyun

上海种子展览部经理,副策展人 Michelle Hyun

上海种子-根基研究员-邱黯雄

上海种子-根基研究员-邱黯雄

新闻发布会现场 press coference

新闻发布会现场 press coference

发布会现场嘉宾

发布会现场嘉宾

关于主题 2116

22世纪,我们会如何看待上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什么样的未来主义能适用于1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如何成为从当下视角理解未来的桥梁?基于当前的城市、气候、移民、科技形势,我们该如何打造不仅在地球上、甚至在全宇宙都可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愿景?是否存在这样的未来?这又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呢?

科学家已经证实,如果不对碳排放加以限制,到2100年,全球气温预计将升高4摄氏度,届时,上海及周边 地区将有76%的人口被海水淹没。与此同时,根据当前政策,5年内60%的中国人口将实现城市化;15年内 这一数字将进一步提高至70%。如果上海被海水吞噬,那么居住在这里的人将何去何从?对于为一亿多人 口提高栖居之所的中国城市,这又意味着什么?如果中国的超大城市出现人口爆炸或海水倒灌,这又会对 世界其他地方产生怎样的影响?要免于这场没顶之灾,我们可以投靠什么样的未来主义?而我们所说的未 来又是“谁的”未来?

“可持续”意味着什么?只是简单的维护和延续吗?新的科技可以通过解决环境问题来实现“可持续发 展”,但或许我们应该跳出生态学的范畴,进而思考政治、经济和社会体系层面的“可持续性”。当然, 这些思考的前提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可持续性”。但是,人类是否必须且能够永续地存在下去,这个观念 本身就值得商榷。

“2116”不仅寓意100年之后;22世纪的提法更寓意超越时间界限的激进未来主义。以世纪为标尺,我们 从地缘政治、经济体系、科技创新、宗教体制等层面来审视变化与发展。这些体制、体系、政体是否可以 延续到22世纪?作为20世纪的重大发明,因特网是否像17世纪的蒸汽机一样石破天惊?“2116”犹如科幻 小说的书名,它是一个随机的符号、一个在遥远未来中指代虚幻的时间与地点的数字。也诚如科幻小说和 电影展示的那样,未来(《1984》,《2001》)总会到来,又总会离去,而我们对于未来的畅想终将成为 过往的符号。

当我们以世纪为尺度来思考22世纪,我们也开始思考23、24、25…30世纪,甚至更远。除非你是一名地理 学家或者神学家,一般而言,我们很少会去考虑人类在地球之上或地球之外的生存极限。在XXXX年,我们 可能根本认不出“自己”,因为我们所熟知的人类物种将灭绝,而新出现的生命形式就如同今天我们看原 始微生物一般,仿佛天外来客。届时,这批具有自我意识的新物种或许会重新设置时间,用不同的方法来 衡量时间;我们的时间概念是线性的,如果他们的时间概念与我们不同,这种差异是否也会决定他们的不同命运?

22世纪是特别的,因为它即将驶向一个新千年的中点。我们热切关注两个千年之间的交界,即上世纪的最后一个百年与这个世纪的第一个百年。而在这过程中,我们或许会像中世纪一样,迷失在两个千年的进程 中间。22世纪看似遥不可及,远到我们可以对其形式展开自由的想象与实验;22世纪却又似乎近在咫尺, 近到我们可以根据当下的环境及知识体系对其进行推算与预测。去展望和预测这样一种未来,既是千钧之重,也是天赋之权。因此,这不仅是科学家、未来学家和科幻小说家的职责,也需要历史学家、城市学家 和电影人等各行各业人士的共同参与。

首届Shanghai Project将邀请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围绕“2116”这一主题展开探讨。哪些体系是具有可持续性的?我们又该如何改造现有体系,使之在2116年及更遥远的未来依然保持可持续性?无论是环境、生态、科技,还是社会、网络、文化,抑或是体系、机构、政体,可持续未来的建设路在何方?

111

主场地,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

main venue, shanghai himalaya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