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李青萍

THE ENDURING LI QINGPING

文:水天中  TEXT: SHUI TIANZHONG

画家李青萍的画集即将问世,这为人们了解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家提供了真实而丰富的资料。从这部画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顽强地活在现代中国的女性,感受到她的才华,她的勇气,和她对生命、对艺术执著的爱。

在20世纪众多的中国艺术家中间,李青萍是值得特别关注的一个。她的特殊既表现在她富于个性色彩的绘画作品中,也表现在她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中。她不是时下人们心目中的那种艺术家——不是以娴熟的技艺赢得赞叹,或以潇洒的风神获得赏识的那种艺术家。绘画对于她,就是她的生命,或者说是她生命的一侧。她诞生、成长、画画,义无反顾地迎接欢乐和苦难,但欢乐和苦难只是生命的插曲,而艺术才是她的生命的主题。

李青萍原名赵毓贞,于1911年生于湖北荆州,少年时期开始显露绘画才能,随其父李敬臣学画。她躲避封建包办婚姻逃离荆州,投靠武汉亲属,改名为李瑗,1929年毕业于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进入武昌艺专学习绘画,1932年转入上海新华艺专。30年代的上海新华艺专,是刘海粟主办的上海美专之外的另一所著名美术学校,新华艺专对贫寒学生减免学费,颇得社会好评。其教学主力是从上海美专分离出来的俞寄凡、潘天寿、张聿光、潘伯英等人。李青萍入学时,新华艺专刚刚在欧洲游学归来的汪亚尘主持下进行了整顿,教学步入正轨。西画教授俞寄凡、汪亚尘、周碧初、吴恒勤等人,在艺术风格上倾向现代主义,教学上在支持传统基本练习的司时,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化风貌,这对学生们有很大影响,也成为李青萍艺术道路的起点。1935年,李青萍从新华艺专毕业时,其绘画已具有明显的现代风格,据说徐悲鸿曾称其为“新派女画家”。

1937年李青萍被马来西亚驻沪领事馆招聘,到吉隆坡坤城女子中学任教,担任学校艺术部主任。她在这里遇到两个艺术家,对她的艺术道路产生很大影响,一位是徐悲鸿,他对李青萍的绘画创作给予支持和鼓励,帮助她拣选作品编成画集,并为她的画集撰写了序文,借机对社会上轻视艺术之传统观念予以还击:“青萍女士,既来南洋四载,辑其课余所写之风景静物凡若干图,将付印刷纪念。兹行不佞幸得见其原作,赏览赞美,并曾参与选辑之役。”“昔之鄙夫,皆以艺为小道,迨及近世,铁道既成,行于一切纵横小道之上,成为最大之道⋯⋯然铁道之父亲,当亦昔之鄙夫所视为小道者也。”在马来西亚遇到的另一位艺术家是来自印度的沙都那萨,沙都那萨不是著名画家,但他在画布上泼洒颜料的新颖技法却吸引了李青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心灵世界产生不同的艺术,李青萍在沙都那萨的指导下尝试泼彩画法,很快就形成有别于沙都那萨的画面风格。这是种自由、清纯、奔放的表现性风格。

1942年,她离开战乱的马来西亚返回上海,以新的艺术面貌与沪上美术界见面。不但往日的师友对她刮目相看,海外观众也对她的作品大感兴趣,于是就有了应邀赴日办展等事。当时世界大战正在激烈进行,上海是日本军队的占领区,李青萍在沦陷区的艺术活动成为一种政治表现。1945年日本投降后,当时的中国政府曾对她在二战期间在上海和东京的活动进行调查追究,与她情况类似的许多著名画家(如刘海粟、吴湖帆等)也有同样的遭遇。虽然她很快就从挫折中重新树立起信心,继续她的艺术活动,但这预示了对政治形势的缺少思考,将给她造成始料未及的问题。

从1946年到1948年,李青萍先后在上海、北平、台北等地举办画展,得到齐白石、刘海粟等画界前辈的鼓励。在向观众介绍自己绘画作品的同时,李青萍以自己的作品援助社会文化事业,如为宋庆龄发起的“中国妇女福利基金会”和台湾修建孙中山纪念碑亭筹款而举办了义展,卖画所得悉数捐赠给相关项目。直到1949年,她还在刚刚解放的重庆举办绘画作品义卖展览,以支持国家的重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徐悲鸿向田汉介绍,李青萍于1950年到北京,进入新成立的戏曲改进委员会,参与筹办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的展览陈列。戏曲工作会议结束后,文化部艺术局按其专长,介绍她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当时正值“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高潮,李青萍在思想上对这场暴风骤雨式的运动缺乏认识,在感情上又无法接受,她拒不参加出版社内有关镇反运动的学习和批判活动。作为一个从旧社会过来的女性艺术家,她当时的表现不难理解。问题在于她公开表示了自己真实的思想状态,结果被有关部门以“拒绝参加镇反运动”的罪名遣送回原籍。

1952年春天,李青萍被送交湖北省公安厅,省公安厅随即将她押送回江陵,并由江陵县公安局对这位从北京遣送回乡的女画家“公开宣布管制”。从此李青萍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她失去了—切——最大的损失是她被剥夺了绘画创作的权利。此后二十多年中,李青萍在关押、劳改和审查、释放之间被来回煎熬,她的罪名从“现行破坏”“极右分子”到“特嫌”“窃密” ⋯⋯不断变换。监狱和劳改队之外的生活环境并不见得就好些,她靠捡拾破烂、卖冰棍、卖水生活。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李青萍的命运才得到转机,那时她已经是七十高龄的老人。作为一个艺术家,她最珍贵的岁月已经在“管制”“监禁”“改造”中流逝。

李青萍是老一代画家,但对于20世纪下半期进入美术领域的人来说,李青萍又是一个新的关注对象。她的艺术以及她对待艺术的态度,都足以使当代美术界耳目一新。当新一代中国画家经过艰难探寻,打开通向现代艺术的窗户的时候,人们看到了李青萍的作品,不能不叹服这位先行者的创造精神。

长期身陷囹圄的遭遇,使李青萍丧失了她的全部作品。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她七十岁之后的新作。但即使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敏感和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精神。正如画家自己说的那样:“一个艺术家的生活有多宽、多深,她的艺术就有多宽、多深。”饱经忧患的她继续发挥从印度画家那里学来的泼彩技巧,但现在显得深沉、苍茫而又自由、灵活。浏览她的作品,往往使人想起她的乡贤前辈屈原千古不朽的诗篇,瑰丽、奇幻的笔触寄托着对历史和宇宙的感怀、倾诉与追问。她善于安排鲜明、流动、闪烁的线条与点滴,让它们在深暗的背景上自由地驰骋,以出人意料的姿势炫耀自己的机智与勇敢。拙重稚气的笔触画出的人形,则流驻着画家内心永不凋零的人性温暖。

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李青萍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首先,她是艺术史研究的对象。她是中国艺术史上第一代从事现代绘画探索而又坚持到底的画家。在中国,这样的画家相当稀有,在吴大羽、赵兽之后,近年又增加了沙耆和李青萍,这确实是中国现代艺术史的大幸。其次,她是女性文化史研究的对象。这样一位终生坚持艺术创作的女性,以艺术为生活全部内容的女性,她的种种不幸和她面对横逆的坚忍不拔,都因其性别身份而倍增其沉重。第三,她是中国现代文化史、政治史、法制史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被侮辱、被迫害的艺术家,她的遭遇的每一片段都值得人们研究、追问和思考。人类文化史上,特别是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命运坎坷的文化人大有人在。但像李青萍这样的遭遇,确实使人叹为观止。通过研究李青萍,可以更深地了解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生活。

2003年6月于北京立水桥

QQ图片20151010140411李青萍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