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期 文明”,向别处,寻找开放的现实(2015)

学术主持:戴卓群

主题艺术家:白宜洛、陈文波、韩五洲、蒋志、L十、宋永红、沈少民、徐小国、萧昱、姚瑞中

新作艺术家:傅中望

101J

主题词:“文明”,向别处,寻找开放的现实

“Civilization”, Find Open Reality, Elsewhere

戴卓群

关于“文明”

“文明”做为一个指向多元开放视野的系列艺术实践构想,邀请艺术家们进入浓缩了中国现实的基层城市单元,通过行旅和走访的工作方法,立足各自视角展开艺术创作与演绎,进行最具问题针对性的地域历史、社会、民俗风物等观察,为理解今日复杂的生活和现实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广阔而开放的图景。

自2013年起到2015年结束,以年度为周期,总共做了三回项目,每个项目均由前期的考察、行旅和之后的创作、展览共同构成。2013年“文明”第一回“林虑”,共有十五位艺术家参与,行旅和考察地点在河南省的林州市,项目展览在北京白盒子艺术馆推出;2014年“文明”第二回“榆林”,共有十八位(组)艺术家参与,去了陕西最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的榆林地区,并于9月在西安OCAT当代艺术中心举办展览;整个计划的最后一回“江陵”,邀请了八位(组)艺术家从武汉出发,经襄阳、武当山、神农架、宜昌,沿三峡、荆州一线展开行旅,2015年初,项目展览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每一回的项目基本上从考察、行旅到推出展览,之间的创作周期约半年左右,而为了使每回计划实现更为多元的面貌和个体化视角,从对艺术家的邀请到创作与展览的呈现都做了细致具体和不同面向差异化的考量,受邀请的艺术家们最终则通过绘画、装置、雕塑、影像、互动方案等诸多媒介进行表达和演绎。

策展手记

直到我们成行的时候,却已是过去式。做“文明”计划的想法,原是早在付诸行动两三年之前的事,待蹉跎到动身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有了最初构划时的热情和振奋,也无心再赋予其若干雄心勃勃的概念和意义。就照自然的样子,信马由缰,自由而不加限制,我们来到一块坚实的土地,是那样具体而温存。

小城与别处

来到林虑、榆林或者江陵,都纯属于机缘巧合,并非刻意选择的结果,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现实条件成熟了,我们就出发,去哪里并不重要,我不想强调特殊性,这样的过程,正中我下怀。

但我也曾有一些依稀的愿景,似是往日的初心。我将目的地指向了中国内地最基层的小城市,它们就是最鲜活的样板。至于个中的缘由,在我最初的构想中确有一些模糊的意图,当下艺术的行为模式令我感到了一种日益单调和贫乏的限制性,艺术家的工作方式越发类似于现代企业的职员,生活在千城一面的中心城市,从稳定的生活空间到封闭的工作室空间,日复一日,因循往复⋯⋯我开始思考什么才是有效的生活和开放的现实,我决定向别处去。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一度对艺术介入社会的诸多实践乃至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参与的乡村建设行动产生兴趣,并做了大量的分析和调研,在一次次冷静的思考之后,所有那些一度令人振奋的社会实验的狂妄构想均一一熄灭了。艺术家首先要救度自己,解决内部的问题,也只能将艺术实践本身作为行为主体。当我们从过度扁平和同质化的超级都市短暂逃逸,却没有一个作为乌托邦的隐秘桃花源可以放归,那样的物象早已一去不返。最后,我终于锁定了将最基层的小城市作为目的地,这是一个混杂地带,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却又非城非乡,在萧条和破败的老旧面目背后,所有奔向现代生活的慷慨悲歌在此上演,粗暴的城市化、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环境的急速恶化都是当下中国现实的绝佳缩影,而这亦将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幽僻之地。

他者的现实

当我们在谈论现实的时候,我对自己惯常的生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卢梭所谓“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我现实和他者现实,貌似仅只是主体与客体的简单关系,但在更隐秘的层面上,与他者(theOther)相对的是此者(the One)。若此者没有树立相对照的他者,根本不可能成为此者。这就如小城镇的“本地人”是相对于外来的“陌生人”而言的,后者往往被认为是无关且多余的。

黑格尔有关他者的诠释可使问题一目了然:“主体只能在对立中确立——他把自己树立为主要者,以此同他者、次要者、客体(the object)相对立”,这正是在意识本身当中发现的对其他所有意识的疏离。属于他者范围的这些“陌生人”“外来人”“局外人”,往往能够对于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文化和社会产生更深切的感受,并往往能够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提出新的洞见,而作为“此者”却因为对自身本土文化太熟悉、太习以为常而司空麻木。闯入他者的现实,给予我们这些局外人无限遐想。

行旅

行旅,不仅仅意味着诗意和远方,更是中国艺术史上文人艺术家们以自我观照自然的重要行为方式。比起社会学意义上的田野考察来说,我们的“文明”确是彻彻底底的行旅无疑了,七天一个周期的行程被安排满满却又有点信天游的意思,没有头绪也没有目的地。带着对每一块陌生土地的向往,艺术家们漫游于幽深奇瑰的林虑山中,穿越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或溯三峡顺水江陵,生活清风拂面亦浊浪滔天。就行旅本身来讲,我也尽可能地摒弃先入为主的成见,希望呈现无限制性且无分别心的去主题化和目的性的态度,偶然和随机成为催生可能性和意外的天然媒介。

当下何为

可以说,“文明”显然是个堂皇的借口,不可言说又难于界定,正是这种不确定的模糊性为全新语境的提供带来无限开放的可能。当下何为?这是萦绕在我们头脑中的课题。无论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方,重要的是此时此地,我们将要做些什么。

这群生活在繁华都会的当代艺术家们,做为他者的局外人和短暂的闯入者,我们的身影在林虑山中、在陕北高原和荆楚大地上都不会留下丝毫踪迹,如昙花一现,如烟云散。万重的群山、毛乌素的沙漠和那一江的春水,具体而真切地成为了我们的语境提供者,这是一种疏离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崭新情境。不管是它的历史也好,现实也罢,在我们的视野中都是一样的新鲜且陌生,而这提供了思维转化和知识再生的创作动力。

林虑

林州唐时名林虑县,太行山脉于县西绵亘一百八十里,总称林虑山,由北向南依次叫黄华、天平、玉泉、洪谷、栖霞等山。山势雄伟壮丽,幽深奇瑰,历代多有隐逸者。一千二百多年前的晚唐五代时期,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开山式人物荆浩隐居于河南林县太行山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开创以描绘高山峻岭为特色的北方山水画派。荆浩的画风后来由关仝、李成和范宽继承,演变成开图千里的“巨嶂式”山水。北宋山水大家郭熙在著名山水画论著《林泉高致》中盛赞:“太行枕华夏,而面目者林虑。”认为林虑乃太行山脉最美之处。四十多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林县因为一条水渠而闻名全国,这条水渠的名字叫红旗渠,总长一千五百公里,被誉为人工天河。

榆林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陕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南缘的交界处,也是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有中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历史上的榆林以黄土高原、窑洞、贫穷、落后著称,今天的榆林却因资源丰富、发展迅速闻名,一跃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热土。

江陵

乾元二年,诗人李白溯三峡往夜郎,中途乘舟东还江陵,赋《下江陵》诗,留下“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名句,千古绝唱。“文明”第三回,江陵之行,亦因李白的诗句而来,一行人重踏荆楚故地,从武汉出发,经襄阳、武当山、神农架、宜昌,沿三峡、荆州一线逶迤行旅。这里的江陵,当是荆楚旧地的泛称。而作为城市的江陵,亦即今日荆州城的前身为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三十四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五百一十五年。自汉朝起,江陵城长期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江陵是江汉平原的中心城市,乃荆楚文化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