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青衿计划(2016)”群展

展期:2016年3月5日—2016年4月4日
开幕:2016年3月5日 15:00
策 展 人:魏祥奇
参展艺术家:毕晓慧 蔡泽滨 陈子风 杜汇 杜雨青 付磊 高扬 高杨 侯子超 胡楠 霍广录 蒋昭昆 雷徕 李明 李天琦 李严 李振 刘聪 刘麟瑶 刘夏 刘章羿 卢琳 吕松 马文霆 孟韵 聂力 聂世伟 祁磊 任钊 任哲 商成祥 史成栋 舒兴华 孙岩 涂曦 王琳 王霖 王雪树 王云冲 魏久捷 温一沛 肖答牛 熊晓东 许宏翔 闫锡聪 颜秉卿 燕思雯 姚浩 姚朋 张英楠 郑宏祥
地点:正观美术馆

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得益于生命经验和知识经验的相生相长,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的体验过程,需要不断地自我质疑和反思,需要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的滋养,更需要理解人的处境和人的困惑,才能真正具备自我意识。

“青衿计划(2016)”,试图呈现的是出生于1980年代的艺术家群体的创作观念和思想状态。在遴选参展艺术家的过程中,我们有意摒弃了过于符号化、过于图式化的创作,诸如在绘画上专注于发掘“绘画性”的语言表现力。

生于1980年代的艺术家群体的生命经验大多是有限和类似的,普遍接受的是美术学院的专业教育,离开学院以后尽管有着个人际遇的些许差异,但都抱持着在艺术创作方面出类拔萃的雄心壮志,专注于研究艺术语言和艺术观念的最新动态,通过书刊、影像等各种媒介方式获得最新的艺术资讯和视觉参照,抑或是在美术馆和艺术机构的展览空间中,直接面对最新的艺术创作和展览现场。

同样,我们亦可以看到,艺术创作的图像和视觉资源在“全球化”语境中传递的高效,近年来最受欧美艺术界推崇的语言风格同样显现在这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之中,尽管仍有模仿的痕迹,但不少艺术家已经能够通过转换,很好地进入到创作的状态之中。并且,我们在很多艺术家的创作中都可以感受到新生的艺术表现力,很多创作完全不同于美术学院长期以来由写生至创作、由再现到表现的造型传统,而是在美术学院的教学体系以外,重新认识和发现了迥异于平常的艺术史线索。

很多青年艺术家更自主地在寻找契合自我感觉、直觉和知觉的创作经验,不再迷恋“再现式”的艺术技艺的训练,而是很自然而然地运用图像的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抑或是接受“新表现主义”和“坏画”的观念,主张消除所有既定的束缚而回归最彻底的原始。

尽管现在我们讨论这些创作是否完全出于理论自觉尚为时过早,我们也难以理清这些图像与艺术家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逻辑关联,其观念性是否也只是后来的穿凿附会的阐释,但是,在这些视觉图像背后,一定隐藏着解答所有疑问的钥匙,只是还需要我们在更长的时间和空间里继续考察和关注。一些模仿的痕迹终将消退,而伴随着创作经验以及生命经验的积淀,生于1980年代艺术家群体的思想状态必然日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