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helper_1462888577817_696
镜迷之止——李明个展

展期:2016年5月14日—5月31日
开幕:2016年5月14日 15:30
艺术家:李明
地址:798卓越艺术(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D10)

李明数年创作的为圈内朋友所知的主题是“衬衣”,这起于2011年。最初的描绘是由画面中的垂直和横向排列的线条组成的基本形状,并在平涂的淡色背景中呈现着各式布料的图案、浅浅的皱褶和“待售”的折法——打眼一看便是我们生活中在商店里看见的待售衬衣。但在李明画中的衬衣横竖看都不是人们理想的购物之选,倒是像城里谋生者的日用供给物资,更说来是被置于了一种审视境地的物品。它们被李明称之为“絮系列”或是“可叠加的图示”。它们从给人温暖的织物到一列列矩阵,成为了之后5年被李明的画笔反反复复不断描绘的内容。尽管此前李明绘画的主题广泛地涉及人物和风景,表现手法也颇有贴切;而如今李明的创作看似退缩到一个狭小的世界,变成了枯燥重复的劳作,但不可否认作品中那抓住注视瞬间的力量。与其说是形式的叠加给了人明晰的印象或为了给人明晰的印象而叠加着形式,不如说它在你神经上的鸣响由来于一个严肃思考的开始。
由这一个点展开,李明决然与学生时代的形式随意性说再见,开始透露出运用画面每一个元素的谨慎、具有个人式的节制与肃穆感,以此对应创作中投入于手作的劳动而使思维放空的状态;他对此表现出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就衬衣静止的片刻绵延开鳞次栉比的形式,并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母题的形式演进。然而他真正带我们看进去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就对李明2011年到2015年至今的作品观察,可以将这些关于衬衣的创作经历分为三个阶段,以此整理出一条切近艺术家本人思考的线索来逐步递进探讨这些作品所涉及的内涵,尽管在他本人看来这些皆仅仅是他创作实践的初始部分。关于这条线索的由来,并不是李明主观方面的事先规划,而是围绕艺术家与母题不断沟通而形成关注点的变化轨迹:第一阶段的2011年、2012年《絮系列》和《可叠加的图示》表现出对衬衣图示与画面关系的推敲;第二阶段的2013年,2014年《第一感系列》、《175|180系列》由衬衣数量上的增加来探讨形式语言构成对题材的审视;第三阶段的2015年作品图示上继承之前阶段,而在形式与色彩上大胆突破,进入对画面秩序与无序、平衡与失衡、显现与隐没二元关系的探讨,从视觉上讲作品的形式犹如万花筒内的彩色玻璃片,尽管对象本身不变,但只要转动万花筒使碎片发生新的组合,就会有无穷的新图案和新花样,从而制造出视觉效果上的迷迭。
伴随这种迷迭的到来,观者主体是在符码眩晕中沦失还是在视觉幻术中抽身,取决于对李明创作由“图示提炼”到“形式秩序”到“符号系统的映射与反思”三个层次的解读程度。这三个层次的解读既同时包涵在每一件单幅作品中,又在创作的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并再度向他即将的创作提出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