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图片20150911170439
DM@CC——2015武汉数字媒体艺术邀请展

展览时间:2015年9月11日至10月7日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3、6、7号展厅

看青年艺术家如何表达中国文化(后记)

刘宇

新媒体艺术是指使用媒介和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的艺术作品,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不同阶段来自科技,特别是信息科学的影响,因此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和形态的演变与技术的发展是并行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数字艺术得到迅猛发展,已成为国内外当代艺术展览的重要手段。

在武汉美术馆主办的“江汉繁星——当代青年艺术家研究展”中,数字艺术也频繁出现,如卜桦、郑达等人的作品。而把数字艺术化为一个专题研究展现则是首次。青年策展人梅繁敏锐把握互联网时代艺术的文化属性,中国的数字媒体艺术需要树立起特有的身份意识等诸问题,将“中国文化”作为《DM@CC——2015武汉数字媒体艺术邀请展》的主题。我特别欣赏梅繁的展览主旨,它考量着中国青年艺术家对中国文化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如何使用数字技术去表达中国文化的概念。现在,参展的28位(组)艺术家已经交出了答案,我试图用自己不太专业的方式去归纳、解读这些作品。

对传统文化的重构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强调临与摹是学习中国画的重要途径。陈抱阳的绢本喷墨《重构山水》,使用了多幅山水画的数字底片,把文化重复地输入进自己编写的程序,在像素级别对画面进行重构。这种基于原有画作重新创作的模式,与古人临摹相呼应。无独有偶,郑达+林欣的影像装置《生命的痕迹》,以电子计算的方式模拟山水画的痕迹,再以擦除的形式抹去。如此反复,最后留下电子山水绘画的痕迹。王静伟的影像装置《拓字电影》则是将遗弃在荒野的寺院碑文进行拓印,加以记录,形成电子字库。当观众要表达一段话语去点击字库时,出现的文字却是残碑上经文的组合。这类作品还有王晓新的数码影像《青绿山水仙女图》等。

哲理思考和诗性表达

《掘地三尺》是汤孟元的一件行为装置作品。艺术家在郊外掘出一个三尺见方的土坑,并将整个过程用数字影像记录下来,以传达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脑力思考转化为体力消耗的体验。与它相反,路昌步的行为录像《捕风捉影》则显得轻松自在。在庭院中铺上宣纸,信手画竹。清风吹拂着竹林,在画上留下婆娑身影。画中的竹与光影的竹交织缠绕,虚实相间,达到“求物之妙”的仙境。这类作品还有汪昊的影像装置《圆》、肖般若的自动绘画《撕•水》、叶佑天的影像装置《荒雪、枯藤、寒鸦、断琴》,简小敏的动画《墨生》、黄朝斌的数字图片《好日子》、周菲的影像设置《生 grow》、曾华的摄影《大中华》等,呈现出哲理思考与诗性表达的完美结合。

直接介入当下生活

环境、城市拆迁和重建、精神生活的缺失,都在困扰艺术家。蔡鹏+陶陶的跨媒介装置《生命体纪念碑》的主体物来源于城市建设、人口迁移所遗留下的生活物品:家具、电器。作者把这些普通人的物品堆积一体,象征为生命的纪念碑。(他们生命虽卑微,却为城市文明进程付出了代价。)刘纹羊的黑白摄影《坛城》、林国辉的录像《道事小记》,前者是讲城市中佛教建筑的荒废,后者则是乡间道教法事的兴旺,相比之中让人费思不解。王雯的摄影《盘中餐》记录流动于餐盘之上的时间,呈现二十四节气对应的养生饮食,对当下快餐饮食、深加工食品提出了警醒。这类作品还有魏源的影像装置《呻吟》、袁全+周禹的影像装置《无•物》、詹蕤的影像装置《游戏》、梅健的摄影作品《家园》、周罡的影像装置《六分之一》等。

借用新闻的表达方式

李郁+刘波的影像装置《虫子》沿用了他们一贯的创作手法——在本地媒体新闻主体中寻找作品灵感,但并不是还原新闻主体本身,而是借用客观真实的文本,虚构出另一个维度的真实。袁小山的作品《世说•新闻》将中国传统的插屏和透明显示器结合,做成一个视频播放装置,音频是根据现有新闻的形式改编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将“中国文化”当做一个名词替换掉新闻当中的一些人名、工具、动物等。祝虹的《直播北京》等则把自己的电脑通过互联网与北京等地的街道监控器连接,产生一种现场直播的效果,以此表达数字科技高速发展,原先因地理阻隔而产生的文化差异越来越小。张彦峰在影像装置《关于一场洪水的记忆》中将艺术家的身份与记者的身份结合起来,切身融入到灾后现场中。炭叹的《中国在哪里》选择了最方便、最直观、最流行的一种方式——在手机上寻找中国文化,这和中央电视台春节直播节目《你幸福吗》异曲同工,只是一部手机就能显示国家电视台的功效,足见数码时代艺术的功能被放大无比。

正如学界至今对文化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一样,这次参展艺术家对中国文化的表达也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我以为,文化从大的方面姑且不去理论,从小的方面来说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青年艺术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崇和尊重,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反思与关照都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尽管有些作品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尚显表面和肤浅,运用的方式和手段也略显简单和不成熟,但作品整体表现出来的真实的力量会触发观众的互动和进一步的思考,并引发学术界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身份标识与文化属性的尝试探索。

法国一位知名作家说到:“科学越来越艺术化,艺术越来越科学化,它们在山脚分开,在山顶汇合。”借用此话表达我对这次展览的祝贺和对青年艺术家的期待。

2015年9月4日于汉口保华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