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金淞自述 
SHI JINSONG’ S OWN ACCOUNT

园,繁体字那个框里面是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足,我理解是围合一方士人立足之地,进而穿凿为士人精神自足的物质区间,或者非主流的不合作者 的自闭自在的场域……

很显然“园”字现在已不是那么写了,至少是在我国现行的辖区内……

其实也对,“士人”作为一个人群或阶级早已不复存在了,而“人士”的所指似乎又过分暧昧和含糊不清,“元”则可理解为开始又或者是人的基本单元,只不过封闭还是延续的,而立足或自足与否就不得而知了……

于是,我开始收拾被拆掉的残垣断壁以及随处散落的枝枝干干,着手营造一个人的园子,一个简写的“园”子……

自述 史金淞《双松园》1 建筑残骸、树木残骸 现场装置、尺寸可变 2012年

史金淞《双松园》1  建筑残骸、树木残骸  现场装置、尺寸可变  2012年

关于《琰》的一些回答

“琰”是巫鸿先生为我的三件作品策划展览取的名字,也是他这次的策展理念,我很喜欢这个说文解字的名字和理念,表面很物理地强行附会,骨子里却漫出一种抽象的人文经验和务实的治学精神。

这三件作品的标题分别是:
《144.58 牛顿.米》 (玉头撞墙的扭力)
《2分56秒》(发动机启动至排气管红透时间)
《1500 °C》(木炭表面的热能温度)
《易经》里面有个重要的概念叫“理、数、相”,我超喜欢……

这次展出用的机器是两台老式的四缸化油器发动机,之所以能让一组纠结的排气管在两分五十六秒内随剧烈轰鸣声烧红,是我们在汽车专家的提醒下做了一系列的破坏性改装和调整。我有兴趣的是精确具体到小数点后几位数的抽象感觉对身体乃至心灵的挑衅……

汽油发动机声嘶力竭的工作状态以及烧血的痛快能直达我心力极限的边缘……

岫玉是我唯一买得起的稍大块一点的玉(什么物品一旦和价值系统有关就价值连城了),但用它来撞墙也还是足以令人心碎的。

´òÓ¡

史金淞《2分56秒》3-L4-1.6L汽油发动机、不锈钢管、角钢  110cm×118cm×139cm-2008年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树和机械同样自然而有生命。就像我不认为机器总是冷冰冰的一样,木炭也绝不是树烧成死亡的样子,事实上木炭所具有的活力是树不可取代的,而且其悠远绵长的燃烧所透出的那活泼泼的生机,令人忘我窒息得肠胃发抖。我真的不认为生命的存在样式是孤立片面和单一的……

材料的选择根据具体的需要,与心性传达的直接性有关。

至少在我看来艺术是前知识的,或者说是感觉之后,知识之前的……

我不喜欢也不信任语言,就像任何主义或任何权力系统一样……

语言是可疑的,特别是有特征的语言,就像是市场上醒目的商标。我还是喜欢胡说八道的直指性灵的表达方式,至少其欺骗形式不那么简单乏味……

“象征性”或者“隐喻”总让人有些偷偷摸摸隔靴搔痒的感觉,就像赌博不带彩头一样无聊,我还是喜欢来真的,就像我这里的刀就是刀(至少具有刀应有的全部基本特性)、树就是树(尽管它不能再发芽)……

科学作为人类众多的学问或价值体系之一本来无可厚非,但自从成为形容词后就惹人讨厌了……

你所说的价值观的“私人化”,不知是指科学式的画地为牢还是指市场化的知识产权,又或者是指个人化的独立观察、思考和工作的方向。如果是指最后者,那是我所坚持的,我坚信那更接近我认为的“艺术”……

我只是希望努力使我的作品更靠近自己的内心……

“这种个人化的机器或者无普遍意义的科学实验”,难道你不觉得这实际上就是艺术吗?

史金淞《1500°C》1 桐木炭 400cm×98cm×130cm 2008年

史金淞《1500°C》1  桐木炭  400cm×98cm×130cm  2008年

´òÓ¡

史金淞《1500°C》3  桐木炭  400cm×98cm×130cm  2008年

不可预知的戏剧现场
出演:在演出现场所在的城市或地区、国家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收集来的,被挤压在日常生活边缘的残留物,如遗弃在废弃空间或流落在二手市场以及手边多余的物品等。

地点:MOT/ARTS忠泰生活开发

楔子《微考据》

通过网络空间如“微博”和“脸书”等平台来人肉收索各种不同来历的物件背后记忆(或许是真实的,也或许不是真实的……),诸如它们产生和使用的年代、生产者或使用者的性别、年龄、人种、从业经历、婚姻和家庭状况甚至信仰等,当然也包括是时流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以及相关的或可能的物品流转的履历故事……

第一幕《零暴动》

将从各种渠道收集各类的物件,有序地以展厅的格局自然摆放整齐,呈现另一种不同于原物件存在逻辑的序列,大家一齐参与其中,身体力行地以锤子为媒介,将所有的物件粉碎性搅拌,使原有的物体属性尽可能彻底地消失,而参与者的社会属性在此也几乎同时被屏蔽,只剩下身体在破碎过程中的本能释放,从而使人与物最大可能地在这一刻归零,回到人与物的基本存在样式。

……我不知人们将在什么情形下放下锤子……

第二幕《再生产》

狂欢式的开幕结束后,一切回归平静甚至寂静,这是我在优雅的台北上空时常能感觉到的某种情绪。

我们开始新一轮的工作,在破碎中寻找另外的可能,也许我们总是会从复原开始,我们全把比较容易识别的部分碎片努力拼合成它们原来的样子比如一枝铅笔、一把椅子等,尽管它永不可能回到过去。进而我们又会把一些回不去的碎片去对照更早的图像经验,比如书法、山水或者经典的肖像等,接下来或许能更自由地在碎片中另构成新的序列和逻辑,我期待着这一刻。

第三幕《硬道理》

无论是重构还是再造,我以为都应落地为当代的可流通性的精神生产。在一个商业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忽略市场性作为一种语言在艺术及思想生产中的存在和价值呢?因此,画廊、商店、博览会、拍卖行甚至地摊都将作为第三幕的舞台,不仅具有语言学上的意义,同时也为物我的重生搭构了全新的存在方式及价值伦理,流通才是硬道理。

3-1

3-2

《不可预知的戏剧现场》  2012-2013年

关于《戏剧·桃花散》

一个请大伙来聚聚的理由和方式,以及之所以成为理由和方式的理由……

现场情景:把工作室的一端布置成220平方米的影棚,地面和墙面都刷成白色。中央用细钢丝悬挂一棵方圆大约5~6米,新鲜盛开的桃花树。树旁放着6架高低不同的铝合金人字梯,有人上上下下用各种刀具轻柔地将树皮剖开,露出白色的树干,留下嫩叶和桃花,一部分茂密的花瓣会随行刀的节奏和削下碎皮一起纷纷散落。桃花浓烈而清幽的液体香渐渐弥漫全场。在另一端悬挂一帘15米长、5.5米高的宝石红金丝绒幕布。幕布前是一溜10米长的自助餐台,食物清淡精致,撒满桃花,要求杯盏洁净餐具明快。红、黄、白三样桃花酒,普洱、苦丁两种新茶配上花瓣,高低五盏玻璃樽错落盛放。有男女5名统一着装的服务员,穿梭奉递茶、酒、点心。请客人们一边饮酒品茶,一边欣赏或参与解剖花衣,闻桃花液体香。

灯光、音乐。18支日光灯正常照明,9支专业闪光灯随6位摄影师的快门不断闪动,同时发出回电的声音,连接成现场的背景音乐。台词、旁白。现场均匀分布着18根高1.5米、直径12毫米的烟缸柱,分挂18个录音笔,上面的小牌子写有一句话:“您在现场的每句话都将被录音成为下一幕的台词!”

户外还有一个由六株桃树合围,三组录音分割的区间,两套沙发、几张散座,风、月亮以及路灯。

时间:2009年4月16日18点—2009年4月19日18点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北皋村史金淞工作室

桃花散

《戏剧·桃花散》  2009年

本文发表于2013年《美术文献》总第8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