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湖北美术60年

文:胡莺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地处长江中游,是灿烂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浪漫的艺术传统。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旋律创作中,湖北始终具有“美术大省”的称誉,而近二十多年来对当代性艺术的探索,也不曾间断。新中国成立至今,是湖北美术事业的发展与国家政治命运的变化紧密相连的60年。60年历史,成就了新中国的开天辟地,也造就了湖北美术的翻天覆地。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将此期间的湖北美术作一整体性梳理,一则是为了以史为线,将湖北美术置于中国社会变化的大背景下去凸显其独特的美术史位置与意义;同时,也是希望从湖北美术的探索、变革与发展这一角度,去呈现其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特点。

探索之源:新中国成立初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至“文化大革命”结束,是中国社会性质与国家体制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艺术表现出政治对艺术的强烈影响,政治领域里的变化直接地影响着思想界与文艺界。因此,艺术语言和创作方法,包括对待艺术传统的态度,都与其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相关联。
从史学上划分,新中国成立初至“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包括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建设”的浪潮下,该时期湖北美术的重要现象,是政府领导下的艺术机构的成立与艺术院校(系)的建立,以及主旋律创作的典型性作品的出现。
1949年,中共中央中南局成立了中原地区文艺工作者协会;随后,武汉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1950年,武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先后成立,成为推动湖北文艺工作的重要组织机构;1957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分会(该机构于1982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前身,以下简称湖北美协)正式成立并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设会员工作部、创作研究部、展览部三部,张肇铭任主席。
艺术教育在此时的发展,也是史无前例的:1949年,解放军中原大学从开封迁武汉,其文艺研究室与私立武昌艺术专科学校合并,建立中原大学文艺学院(该院于1951年独立为中南文艺学院);同年,湖北省教育学院建立,开办教育、艺术专科等班。1953年,中南文艺学院与迁入的广西美术专科学校、华南文艺学院合并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52年华中高等师范学校美术科建系,1956年与该校音乐系合并,成为武汉艺术师范学院;1958年,湖北艺术学院成立,由原中南音乐专科学校及武汉艺术师范学院合并而成。艺术院、校、系的建立,培养了大批青年美术工作者,他们分布在各条美术战线上,成为美术队伍中的新鲜血液。1965年,湖北省美术院建院,作为国家专业创作机构,为湖北美术界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上述教育机构、组织机构与创作机构的建立,整合了全省美术力量,掀开了湖北美术发展的全新面貌。
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美术创作的主导方向;深入现实生活、下乡进厂,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的三大革命实践,创作出歌颂社会主义英雄人物与伟大时代的作品,则成为该时期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翻开历史的扉页,在各种建设与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年代、在一桩桩振奋人心的社会事件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而出:20世纪50至60年代,关山月、胡一川、黎雄才、杨之光、张肇铭、杨立光、张振铎、王霞宙、魏正起、孙葆昌、钱延康、张祖武、徐坚白、王肇民、阳太阳、刘依闻、程白舟、蒋治民(翅鸣)、刘政德、李正文、王福臻、张满汉、李祥美、汪良田、安至今、朱达诚、汤文选、冯今松、陈天然、刘述杰等在武汉任教,为湖北美术教育与创作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在美术理论方面,阮璞、迟轲、汤麟、刘纲纪等人皆有建树。同时,还有一批具有创作经验的部队与南下工作的文艺工作者,如师群、武石、周韶华、范迪宽、张善平等人,以及一批在各条战线上富有才华的创作者,如鲁慕迅、朱志元、蓝玉田等人,在美术活动的组织与创作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与运动,也转换成艺术家们笔下的素材,在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指导下,诞生了一批以主旋律创作为主的作品;同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也使得各种反映现实、贴近生活的作品应运而生。
1950年,中南文艺工作会议在汉口召开,会议提出中南区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即“普及第一”“生根第一”,为城市恢复生产和农村社会改革服务。此后,围绕生产建设与土地改革而开展的“新年画运动”,以及随之出现的大量年画、连环画、漫画等,以制作便捷、易于普及与宣传的特点,成为最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一种创作形式而大量出现。
与此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会与美术创作活动,也成为党和政府向群众进行阶级教育、时事政策宣传和介绍先进经验的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近十年,湖北省举办美术展览70多个,其中结合中心、配合斗争、反映建设的展览就占了20%。在此种状况下,往往使得艺术创作沿着单一的模式进行,但在“斗争”与“发展”的交织中,也不乏优秀的创作。
1954年,武汉市文化局、湖北省文化局与武汉市文联等联合举办“国画展览会”,展品包括武石的《勘探》、关山月的《假日》、黎雄才的《把木材运到工地去》、马慈航的《出海》、端木梦锡的《棕榈》、张振铎的《鹫》《八哥》等作品;同年,武汉地区美术工作者在湖北省文联和武汉市文联的领导与组织下,选送100余件作品参加“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包括油画、水彩、国画、年画、素描、速写、连环画、木刻、雕塑等各种形式,其中有胡一川的油画《汉水铁桥》、关山月的国画《海防前哨》、阳太阳的油画《黎明的田野》、黎雄才的国画《庐山飞瀑》、曾新泉的雕塑《炼钢工人》以及汤文选的国画《婆媳上冬学》、马三和的《大冶钢厂速写》等。
1956年,首届“湖北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在武汉市文化俱乐部开幕,打破了当时美术活动略显沉闷的局面。展览展出300多位美术工作者的485件作品,展品包括水墨、年画、木刻、雕塑、油画、漫画和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同年,湖北省文化局、省文联在武汉中苏友好宫举办“湖北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展出各类作品两千余件。其中,由蒋兰圃、谢竹邨、关山月、黎雄才、张肇铭、端木梦锡、王霞宙、张振铎、闻钧天、徐松安、黄松涛、赵合俦、吉梅魂等26位画家于中南美术专科学校集体创作的彩墨画《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图》参加了此次展览。次年,中国美术家协会武汉分会为庆祝武汉长江大桥落成通车举办“大桥美展”。展览包括武石的《最后一根钢梁》、曾景初的《长桥锁大江》,以及李斛、方济众、王肇民、王恤珠、袁浩、钱延康、张天祥、关山月、陈作鼎、蒋在谱等人的作品。
至1959年“庆祝建国十周年湖北省美展”(即“第二届湖北省美术展览会”),在“双百”方针的指引下,出现了花鸟山水画的繁荣。此次展览中,《就地取材》《万丈天涧送飞泉》等,都是对创新国画大胆尝试的优秀作品;王霞宙的《紫藤》、张振铎的《鱼鹰》、张肇铭的《枇杷》、闻钧天的《凌霄》等花鸟画,均赋予了时代的诗情和新的生命。同时,油画、版画、雕塑、水彩、水粉等创作,无论在反映现实生活与重大题材、还是在描绘自然风景和自然花卉上,都出现了具较高水平的作品。
此外,徐松安的《庐山》,赵合俦的《麦啄》,张振铎的《和平万岁》,张善平的《收回英租界》,陈立言的《秋忙》,杨立光的《方保山肖像》,刘依闻的《在二七老工人俱乐部里》,范迪宽的《英雄阵地上甘岭》,杨之光的《雪夜送饭》,陈天然的《山地冬播》,刘述杰的《锻冶工人》,师群的《三峡》,蓝玉田的《月夜积肥》,宋恩厚的《又是一炉优质钢》,张祖武的《国防军》,刘政德,曾新泉的《哨兵》,周韶华的《夔门春光》等作品,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创作。
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与专业美术工作者的辅导下,群众美术运动和业余美术创作也得到蓬勃发展。自1950年起,湖北省相继举办了“职工画展”“武汉市第一届职工美展”“湖北省工农画展”“武钢职工美术展览会”等展览,形成了以武钢等大型企业为载体的工人美术创作群体,也出现了大量农民及部队业余美术作者。
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运动。1966年,一场长达十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在此期间,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美术创作成果遭到否定,湖北美协与一些美术机构被迫停止工作。在当时的政治环境里,催生了另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种形式伴随着政治运动而发展,成为艺术为政治服务的一个典型。黄陂县农民泥塑活动,是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1973年底开始到1978年4年多的时间,普及到该县各个公社和100多个大队,共有400多人参加创作活动,出现了傅中望、项金国、陈育村、李三汉等一批优秀的雕塑家。同时值得一提的还有工人的业余创作与农民画,如一冶工人版画、马山农民画等。工人版画创作活动及其群体在此期间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变革的背景,也离不开企业、工会的组织与特定时期国家文艺政策的引导。弘扬主旋律为其显著的艺术特征,而创作题材内容皆较为直观地表现生活场景,源于作者直接的感受,易为大众接受,因此,从新中国成立初至“文化大革命”,其发展并未中断,也成为此阶段湖北美术创作的重要现象之一。
上述几种艺术形式显然不是对传统和民间艺术的研究和发扬的结果,大部分作品是在配合政治运动、突出宣传内容的前提下完成,然而,它们却构成了这一时期人们生活形式的文献记录。在此期间,仍出现了一些独立性创作,如唐小禾的《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刘三多、伍振权合作的《地下长城》等,以其重大的主题性及鲜明的时代风格样式,成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湖北美术的代表性作品。
新中国成立初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湖北美术,依托的主体是政府领导下的美术机构及其组织,其创作形式虽然相对单一,却让美术创作进入到一种有效的组织中,而这一基调也成为此后湖北美术探索与变革的重要源头。

变革与发展:70年代末至80年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拨乱反正、解放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而这种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后的改革与开放,使得西方现代思潮与艺术流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比任何时候来得迅猛。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美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湖北美术也概莫能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湖北美术与此前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有组织的展览与活动接踵而来,以创新为宗旨的各种美术团体与画会纷纷在汉成立;理论方面,湖北美协通过编印《美术理论文稿》《湖北美术通讯》,反映创作活动、对创作问题进行研讨,活跃了学术空气,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省美术理论队伍的形成;还有《美术思潮》的创刊及以此为依托形成的思想阵地等等。这些现象与事件,汇集成一股势不可挡的“艺术解放”的潮流,并在变革与实践中孕育出丰硕的果实。
1979年底至80年代初,“晴川画会”“申社”“武汉水彩画会”“武汉版画学会”“湖北连环画研究会”“两院”油画联谊会、“中青雕塑研讨会”“十月”水粉画研究会等美术团体先后成立,集中了湖北美术界一批有成就的艺术家,在其相继举办的展览与组织的创作活动中,显示出在艺术创新上的鲜明态度和实力。
“晴川画会”成立于1979年,先后加入的成员有陈作丁、汤文选、冯今松、周韶华、鲁慕迅、邵声朗、张善平、魏扬、刘一原、唐大康等十人,主张中国画创新。1981年,“晴川画会”首次画展在武汉琴台展出;同年6月,“湖北十人国画联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以创新为宗旨,参展者有:周韶华、汤文选、陈作丁、鲁慕迅、邵声朗、冯今松、魏扬、张善平、唐大康、刘一原。该展受到北京国画界与理论界的关注,被称为“长江画派”,《美术》杂志、《长江日报》《湖北日报》等发表专版介绍,《中国画研究》、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通讯》等均刊发专文评介。
随后成立的中国画组织,是1980年在湖北美协领导下成立的“申社”。旨在探讨研究国画领域的创新问题,最初社员有乐建文、方湘侠、郭方颐、陈立言、贺飞白、洪跃华、刘柏荣、聂干因、程宝泓、杨奠安、吴正奎、施江城、韦江琼等,后又吸收刘文谌、廖连贵、郑强、吕唯唯、张军、钟孺乾等入社。该社成立后,湖北美协主办“申社”东湖画展,展出作品130件。《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湖北画报》分出专版与专页介绍。1981年至1982年,与“晴川画会”举办联展,在天津、西安等地巡回展出。
1979年,“武汉水彩画会”“武汉版画学会”先后成立。前者是由魏正起、陈少平等发起促成的一个群众性水彩画研究团体,提倡艺术民主、学术自由,尊重各种风格、流派的并存发展。第一届干事组成员有:魏正起、俞起雄、麦柏森、周远贵、陈汉渝等。后者是在湖北美协指导下成立的学术组织,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开展版画创作和理论研究。最初由师群、武石任顾问,宋恩厚、蓝玉田、陈方既任干事,后刘述杰、査世铭、魏谦、戴槐江、关荫沛、肖曰富、李介文、但实、刘秉鑫、傅勇、张广慧等分任要职。
1982年成立的“湖北连环画研究会”,由湖北美协和省出版局筹备,并得到省文联、省出版社、湖北艺术学院美术分部、武汉市文联等的大力支持。龙良柱、陈贻福、曹小强、沙铁军、程宝泓、陈方既、徐志成、陈惠明、邵劲之等任理事。画会成立后,相继举办展览与创作活动,出现一批如《长江三部曲》《冯玉祥逼宫》《走麦城》《月牙儿》《生死场》《女大学生宿舍》《百合花》《李明进川》《哦,香雪》等优秀连环画作品,并在国家级与省级美术展览中分获奖项。
“两院”油画联谊会、“中青雕塑研讨会”成员均为湖北艺术学院、湖北省美术院的中青年艺术家,油画有尚扬、蔡迪安、雷必农、黄力生、彭述林等,雕塑有汪良田、朱达诚等,分别得到湖北美协与老一辈油画家杨立光、刘依闻、老一辈雕塑家张祖武、刘政德、王福臻、张满汉等的支持,并随之展开创作交流与学术研讨活动。
有组织的团体与画会的成立及其展开的相关创作、交流活动,极大地推动了美术创作的发展。1983年是湖北美术打开创作局面的一年。该年,“湖北省连环画研究会作品展”“湖北省美术院作品展”、周韶华“大河寻源”画展,受中国美协的邀请分别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揭开了湖北美术全面开花结果的序幕,这一局面在“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上达到了高潮:唐小禾、程犁的壁画《楚乐》,李全武、徐勇民的连环画《月牙儿》获金奖;徐勇民的《家》(插画)、贺飞白的《桑梓情》(国画)获银奖;周韶华的《黄河魂》(国画)、苏笑柏的《大娘家》(油画)、华纫秋的《渔寨传新歌》(水彩)、黄祥清的《乌龟打死老虎》(少儿读物)获铜奖,同时还有31件作品获优秀作品奖。这一获奖排名与中直系统并列第一,使湖北一跃而成为美术大省。随后,在1989年“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陈运权的《天地之灵》(国画)、徐勇民的《看不见的收藏》(连环画)获银奖,陈孟昕的《帕米尔风情》(国画)、刘文谌的《红土系列》(国画)、罗彬的《折子戏》(国画)、冯汉江的《丰腴大地》(木刻)、傅中望的《榫卯结构·合》(雕塑)、钟孺乾的《西游怪记》(连环画)、范汉成的《十一亿人口日》(宣传画)、陈人钰、王琰的《新世纪协奏曲》(壁画)、刘寿祥的《细雨润无声》(水彩)、刘明的《金鼠脱险》(儿童美术)、王祥林的《桑德的一生》(插画)获铜奖。
20世纪80年代,周韶华、鲁慕迅、邵声朗、冯今松、魏扬、陈作丁、唐大康、李世南、朱振庚等的中国画创作进入创作盛期,佳作连连;在油画创作上,唐小禾、程犁创作的三联画《葛洲坝人》、尚扬的《黄河船夫》《黄河十月》等作品,以及杨立光、刘依闻、彭述林、雷必农、蔡迪安、李宗海、田少鹏等创作的新作,都为湖北油画创作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蓝玉田、査世铭、宋恩厚等创作的版画,刘政德、王福臻、汪良田等的雕塑作品,魏正起、华纫秋、陈君凡、金家齐、白统绪、麦柏森、陈少平、刘寿祥等的水彩画,都显示出我省美术创作的实力,湖北美术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这一时期,湖北美协在思想解放运动的鼓舞下,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探索精神。在其组织与推动下,此时的理论成为保护和促进美术遵循艺术规律、贯彻“双百”方针的锐利武器。
1982年,湖北美协和《美术》杂志联合召开美术研讨会,即“神农架会议”, 与会者有陈方既、周韶华、鲁慕迅、沈鹏、叶朗、皮道坚、贾方舟、翁文德、张士增、彭德、金忠群、钱平、陈云岗、葛晓琳等近20人。会议虽未形成一致的结论,但否定了“极左”思潮在美术理论与实践上的种种表现,掀起了思想的波澜,带来了美术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同年,周韶华写成对国画创新探索的文稿《追根溯源、探索未来》;鲁慕迅在《试论国画中的“气”》一文中,对国画艺术实践中的一个重要美学问题——“气”,作了专门的研究与探讨;彭德对美术的基本功能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发表《审美作用是美术的唯一功能》;皮道坚对解放以来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存在的方法论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这些文章发表后,引起了有关方面与人士的注意,并在不同程度上引发讨论。
1984年底,湖北美协组织召开美术理论探讨会,邀请本省及外省市中青年美术理论工作者参加,就当下大家所关心的美术理论问题交换意见,为“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次全面讨论当下美术界状况的理论会议。1985年1月,湖北美协创办的《美术思潮》试刊号出版,由彭德主编,鲁慕迅、周韶华任副主编,强调刊物的青年化,力主探讨与争鸣,也集合了一批思想活跃的青年美术理论家、批评家,如彭德、皮道坚、黄专、严善錞、邵宏、祝斌、鲁虹等人。与此同时,周韶华也发表了“隔代遗传”“横向移植”“全方位观照”等论著,阐述了关于中国画创新的理论;阮璞、汤麟、刘纲纪、鲁慕迅等分别写出了重要的学术论著。该时期湖北的美术理论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与“创新”及“思想解放”理论相呼应的重要实践,是由湖北美协分别主办、组织的《中国画新作邀请展》与“湖北青年美术节”。1985年,“中国画新作邀请展”在武汉展览馆举行,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锐意中国画变革的画家参展,并共同研讨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展览引起轰动效应。1986年的“湖北青年美术节”,是一次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美术群体的盛大集会,在武汉、黄石、沙市、襄樊、宜昌、十堰等地同时开幕,于28个展场展出50个由青年美术者自愿组合成的群展或个展。“湖北青年美术节”以作品呈现的多元化趋势和宽松的民主氛围,成为新潮美术中的一个重要事件。此外,“部落·部落”艺术群体在湖北美术学院成立时举办的“部落·部落第一回展”,以及“19891油画展”,也成为与思潮共振的实践。
此间,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家,如傅中望、黄雅莉、严善錞、刘子健、吴国全、陈运权、王心耀、孙绍群、肖丰、王祥林、郭润文、李建生、胡朝阳、叶军、黄邦雄、张广慧、王涌、邵学海、刘明、冷军、杨继东、宫建中、谢逢春、江中潮、燕柳林、吕唯唯、谢鸿辉、方少华、曹丹、李邦耀、魏光庆等。
源于政府美术机构的积极组织与支持,无论是主题性的创作与获奖,还是个性化的思想解放运动,湖北美术在这一时期的变革与发展,都表现出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实践精神与厚积薄发的力量。

繁荣与多元:90年代后
经过20世纪8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美术思潮与运动之后,90年代的湖北美术进入了一个理性思考、选择的阶段;而伴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湖北美术在思考与选择中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贯穿其中的,是两条并行不悖且相互交织的主线,其一是主旋律创作,另一方面则是探索性美术。
市场经济引发了艺术创作的市场化与商品化,而政策的进一步开放与文化的交融,也导致艺术创作方法、方式与创作观念更加丰富、更具包容性。其间,湖北美协、武汉市美协等组织机构,湖北美术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江汉大学艺术学院、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专业院校,湖北省美术院、武汉画院等创研单位,湖北省艺术馆、武汉美术馆等区域性艺术博物馆,以及大大小小的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工作室等,构成了新时期湖北美术创作多样化、发展多元化的载体与推动力量。
在秉承传统、延续文脉的基础上,在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美术创作者与组织者。国画方面,有陈作丁、魏扬、张善平、鲁慕迅、周韶华、邵声朗、冯今松、聂干因、朱振庚、贺飞白、陈立言、刘文谌、刘一原、施江城、钟孺乾、孙恩道、吕绍福、张军、魏金修、刘柏荣、秦岭、董继宁、张导曦、沈松德、徐勇民、陈孟昕、彭太武、戴少龙、李乃蔚、樊枫、江中潮、徐晓华、陈运权、李峰、丁竹君、罗彬、周石峰、刘春冰、叶军、沈伟、谢晓虹、李传真、熊明非、方正、郝孝飞等;油画有:刘依闻、唐小禾、程犁、李宗海、徐建、王小宝、郭正善、周向林、宋克静、王祥林、刘昕、王心耀、胡朝阳、熊天祥、曹丹、袁晓舫、姚强、肖丰、魏光庆、冷军、徐文涛等;版画有:查世铭、戴槐江、魏谦、宋恩厚、王晓愚、张广慧、易阳等;雕塑有:李正文、傅中望、项金国、孙绍群、李三汉、郭雪、史金淞、田喜等;水彩有:吴汉东、刘寿祥、王涌、欧阳巨波、许海刚、陈国庆、韩鄂生、闻斌、胡盛骑、陈勇劲、邓涵、白露洋等。
为发展先进文化、创作艺术精品,湖北美协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开展工作,连年举办全省美术活动或组织全国性美术大展的创作,并与其他机构、单位合作举办各种类型的美术展览、创作活动与社会服务活动,成为湖北美术创作繁荣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湖北美协举办“97湖北省美术作品展”及其优秀作品展,是继“湖北青年美术节”之后的又一省内全面开展的大型展览活动。同时,在其组织下,我省参加第八、九、十届全国美展,连获佳绩:1994年第八届全国美展,石冲的《综合景观》(油画)、王涌的《追忆中的蓝色》(水彩)、刘寿祥的《鲜果》(水彩)、李峰的《心原》(国画)、陈育村的《众生》(雕塑)、陈绿寿、宋克静的《巴楚风》(壁画)等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冷军的《五角星》(油画)、王晓愚的《世纪三峡》(版画)获金奖;李乃蔚的《银锁》(国画)、胡盛骑的《为了忘却的记忆》(水彩)获银奖;徐晓华的《玉米地》(国画)、陈涛的《秋天掠过池塘》(水彩)、唐绍伟的《红辣椒》(水彩)、王小宝的《红土情》(油画)等获铜奖;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墨金子的《父亲的大衣》(国画)获银奖;陈孟昕的《暖月亮》(国画)、李传真的《远方》(国画)、李乃蔚的《清音》(国画)、徐晓华的《后宫》(国画)、杨青的《山脚下的风景》(水彩)、张晓莉的《激动的刷子、流淌的刷子》(陶艺)等获铜奖。在各画种的全国性美术大展上,尚扬、石冲、周向林、冷军、郭正善、李乃蔚、白统绪、刘寿祥、陈勇劲、王涌、魏谦、张广慧、易阳等人的作品也分获重要奖项。
世纪之初,湖北省文化厅与湖北美协共同举办了“庆祝建党80周年美展”“第二届湖北省油画展”及“第十届湖北省美展”等展览。同时,为增进艺术交流、宣传美术成果,湖北美协与湖北美术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各类展览画册与图集,成为艺术成果展示与交流的重要方面。
与此同时,新世纪以来的湖北美术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政府投资管理的美术馆的建立。2007年11月,湖北美术馆正式开馆,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的美术展览为开馆展,以“第二届美术文献展”为试运营展;2008年12月,武汉美术馆新馆落成。公共艺术博物馆的建立与运行,有效地聚集了湖北美术资源,成为一个集收藏、研究、展览、教育、交流于一体的公共艺术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湖北文化艺术环境的繁荣。2009年9月,“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在湖北省艺术馆展出,为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湖北武汉首次承办的全国美展的大型展览;同期,“首届湖北美术节”在武汉美术馆开幕。“一展一节”的举办,对于提升湖北文化形象、推动湖北美术创作、体现湖北美术综合实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众多的美术展览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省美术家的创作积极性,展示了他们的智慧与才华,而这些展览及由此涌现出的优秀艺术家,也充分体现出湖北“美术大省”的面貌。
在主旋律创作之外,探索性美术也是梳理这一时期湖北美术的重要线索。90年代以来,湖北的探索性美术在多元化的趋势中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与鲜明的个性,如超写实现象、彩墨现象、文化母体现象、波普现象等,代表人物有石冲、冷军、聂干因、钟孺乾、刘一原、尚扬、傅中望、肖丰、周向林、魏光庆等人,其创作或以深厚的文化性与反思性、或以强烈的实验性与观念性著称,成为湖北美术多元发展中醒目的一元。与这些现象交织与共存的,是相关展览的举办与对外交流活动。
这一时期举办的重要群展与交流活动有:1994年,“中国现代水墨画展暨研讨会”在台北举办,周韶华、燕柳林参展并与会;“新介入:当代艺术展”在武汉展出,参展艺术家有魏光庆、袁晓舫、方少华、杨国辛、石磊等。此外,《美术文献》以丛书形式出版第一辑,推介出一批优秀艺术家,成为继《美术思潮》之后湖北的又一重要理论刊物。1995年,“首次写意重彩画展”在武汉长江艺术家美术馆举办,参展艺术家有:聂干因、朱振庚、钟孺乾、郑强、王合多、戴少龙等;“第二次写意重彩画展”于次年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举办,参展艺术家有:周韶华、聂干因、朱振庚、钟孺乾、郑强、王合多、戴少龙等。1995年,“中国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湖北艺术家方少华、杨国辛、李邦耀、傅中望、石冲、曾梵志等参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湖北的探索性美术在本地的活动,可说是经历了短暂的沉寂。至2001年,湖北当代艺术主题系列展之一:“现在”、之二:“呼·吸”,相继在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展出,成为首次在武汉地区的正式展览场所公开面对公众举办的当代艺术展。参展艺术家分别有:田喜、江中潮、刘源、李郁、沈伟、罗莹、周颢、黑鬼(吴国全)、潘伟超、樊俊,未明、史金淞、肖丰、冷军、赵冰、钟孺乾、徐勇民、袁晓舫、傅中望、魏光庆等。作品涉及油画、水墨、雕塑、装置、数码影像、综合材料、图片等。
2003年,湖北美术出版社在《美术文献》杂志的基础上创办“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作为当代艺术的推广机构,策划举办了系列当代艺术展与相关活动。2004年,“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展览由《美术文献》主办,邀请学术主持人提名,展出海内外112位艺术家的200余件作品,涉及雕塑、装置、影像及架上艺术。作为首次在武汉按照国际惯例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当代艺术展,该展受到各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展览期间举行了“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研讨会暨美术文献论坛”,同期多个外围展开展。
此前此后,各种有组织的、自发的当代艺术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上述现象的形成与展览活动的频繁,离不开批评力量的推动,这一时期,彭德、皮道坚、祝斌、黄专、鲁虹、沈伟、孙振华、赵冰等人活跃在美术理论界并形成重要影响。
主旋律创作的厚度与探索性美术的活力,共同构成了湖北美术繁荣与多元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对于湖北美术发展的系统性梳理与对现状的反思,逐渐成为一个受关注的课题。湖北美术馆正在筹备的“百年纵横:20世纪湖北美术文献展”与举办的“回顾与展望”湖北艺术系列展,即是全面梳理与审视湖北近现代美术史的开始;由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文联、湖北美协等机构分别主办和参与组织的张肇铭、王霞宙、张振铎等已故画家的展览,及著名艺术家周韶华、鲁慕迅、邵声朗等的展览,也是对老一辈艺术家创作与理论成果的总结。同时,湖北美术学院即将举办的90周年校庆系列展览与活动,也将成为反映湖北近现代美术教育与当代学院教育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

回望历史,我们往往会因为在其间发现了某个重要的事件而激动万分,也可能由于一个被埋没和消逝的人物而扼腕叹息,抑或鉴于其中某种被遮蔽与掩盖的现象而欲探究根本。当然,面对同一史实,也会因各自不同的角度而产生相异的见解与观点,然而重要的是,我们能否以客观的立场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历史,并从中发掘自身的文化特质,找到与之相应的默契。20世纪80年代,叶浅予先生针对湖北的中国画提出“长江画派”时,也许大家都不曾预见,30年间,这一画派能发展成如此多样的格局。事实上,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昔日的“画派”这一指称,已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变化、扩展,成为地域文化积淀与精神特质的一种代表。
以上三个时期的划分,是对60年来湖北美术所进行的一个线索性的梳理,虽难尽全貌,但其间的脉络或许可见一斑。60年于中华五千年文明,只是沧海一粟,但60载绘事春秋,却记录与见证了中国现代历史的变革与发展。从渐知艺事为学术之一端,到今天多元并存的价值观与艺术格局,从探索到变革再到繁荣,湖北美术在60年间几经剧变。进入新世纪后,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成为湖北美术的主要基调。我们认为,每一时代的文化与艺术,应具备与之相应的特质,正如唐诗的磅礴大气之于盛唐的雄健奔放,宋词的典雅含蓄之于两宋的淡然与理性。无论是弘扬主旋律,还是提倡多样化,中国艺术的发展重要的是面向时代并保持自身的文化性。历史将前进,书写将继续,有了丰厚的基石,湖北美术将在保持特质的同时不断创新、积极进取,她将用一以贯之的勇于实践的精神与魄力,为中国美术历史的叙述增添绚丽的一笔。(原文发表于《情系长江:2010湖北美术作品展》画册,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年7月。)

2010年7月14日

参考文献:
1.《长江日报》。
2.《湖北日报》。
3.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主编:《湖北美术通讯》。
4.《武汉美术家》。
5.彭德主编:《美术思潮》。
6.邵劲之主编:《文艺志资料选辑(七)》,1986年6月。
7.汪文汉主编:《华中师范大学校史(1903—1993)》,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

QQ图片20151225112520杨之光《一辈子第一回》  纸本水墨  102cm×59cm  1954年(中国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