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00期 为什么是1960?(二)(2015)

学术主持:冀少峰

主题艺术家:丁乙、方少华、毛焰、王易罡、邓箭今、刘野、张恩利、苏新平、岳敏君

新作艺术家:王煜、傅中望、曾梵志、陈飞、刘意、谢琦、沈乾石、陈运权、陈建民、李军平、金国明

99J

主题词:为什么是1960?(二)

Why choose 1960 ? (Ⅱ)

冀少峰

编者按

这里所说的1960是指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群人。他们60年代出生,80年代上大学,90年代能够形成一种力量而集体发光,且群星闪耀,他们经历中国变化最快的几十年,而这几十年又恰恰和他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成年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他们鲜有上一代人的苦难与悲情,亦没有知青经历,他们也不像70后活得轻松潇洒,但理想、责任、使命、道义还是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烙印。虽然他们是过渡年代的过渡体,但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是,他们以自我对人性和人的生存境遇的洞察性与激情性表达,及自我真诚而又真情的视觉描述,记录下我们这个时代的心路历程。虽然神话叙事的魔力日渐消磨于凡庸的日常生活中,理想主义的激情与光环又被消费社会击得粉碎,但民族复兴的责任还是令他们责无旁贷。因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麦田守望者,更成为中国的脊梁。

他们用自我的理想激情和浪漫怀想,不仅激励着自己,同时也在感染着这个时代。因为1960已然构成了一个知识谱系和话语系统,并自觉承载了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

因为1960年代们是属于整个时代和社会的。

谨以“1960”展向1960们致敬。

——冀少峰《向“1960”们致敬》

2015年3月12日于东湖三官殿

对“1960“现象的研究已经引起了思想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泉空间以“1960”作为年度展览,确立其“1960”艺术史的叙事方式和经验,希冀在文化界形成一种共识,即“1960”艺术史。通过“1960”将60年代的艺术家汇集起来,从而形成艺术史中的“1960”现象,而这项研究也会越来越走向深入,“1960”艺术史的意义也将不言而喻。

一、艺术家的选择范围

“1960”展以19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为主题,以少部分5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作为“1960”的叙事前奏。考虑到很多艺术家目前的创作情境已走向综合媒材和多维度叙事。

当今较为活跃的60后艺术家多聚集在北京,在一些当代艺术比较活跃的区域,有些艺术家在引领区域当代艺术发展方面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图1)

二、“1960”数据分析

客观地分析“1960”现象,就需要客观的数据分析,从而了解60后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力,也能从中了解到个体艺术家在这个整体中的活跃程度。因此我们选择了4类共11项指标为基本依据:

(一)艺术奖项

1.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

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由雅昌艺术网于2006年发起,截至2013年已举办八届。AAC年度评选结果以其每年12个月的月度报告为参考依据,在年终评选出年度学术类奖项、年度媒体奖项、年度特别类奖项。其中年度学术类奖项下设年度艺术家奖,并分设书法、水墨、油画、雕塑、摄影、装置多媒体六个奖项,每个奖项获奖人数为1人。基于AAC评选结果全面的艺术咨询参考、相对权威的评委机制及广泛的公众影响力与关注度,AAC能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中国当代艺术的实时面貌。

依历届AAC年度艺术家奖获奖名单(表2)所示,除2006年至2008年无分设奖项外,2009年到2013年,候选名单中的艺术家几乎每年都占据获奖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图3),并且自2009年起,60后艺术家已显示出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生代”力量。

2.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

CCAA奖于1997年由著名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Sigg)创办,用以表彰中国杰出的当代艺术家及评论人。随着评选制度与奖项设置的不断完善,目前CCAA共包括终身成就奖、最佳艺术家奖、最佳年轻艺术家奖和评论奖。以下是历届CCAA获奖艺术家名单(表4):

1998年至2012年,60后艺术家占每届获奖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33.3%、70%、63.6%、37.5%、25%、0%、0%、33.3%。从获奖情况来看,CCAA在2008年以后将奖项固定为终生成就奖、最佳艺术家、最佳年轻艺术家三个奖项,且每个奖项获奖者固定为1人,也就是说从这一年开始CCAA更注重区分艺术家的年龄层,奖项设置辐射了50后、60后、70后和80后的艺术家。而在2008年以前,CCAA似乎更关注中国青年艺术家,1998年至2008年,获奖者的年龄大多数保持在25~35岁左右(图5)。因此在这份名单中(表4),2006年以前,60后艺术家受到的关注更多。

(二)艺术家榜单

1.《艺术财经》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

中国当代艺术权力榜是由《艺术财经L′OFFICIEL ART》杂志于2007年发起的,旨在鼓励每年度不断积极进取的艺术人物和艺术机构。

2009年至2013年上榜艺术家的人数分别是:45人、40人、41人、36人、42人,60后艺术家上榜率为:46.7%、60.5%、60.5%、48.5%、57.1%,平均上榜率超过50%。其中大多数艺术家集中在北京、上海两地,这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60后艺术家受到主流媒体与艺术机构的关注度还不够。因此60后艺术家需要被更深入地挖掘,“1960”现象也需要被更充分地研究。(图6)

2.《Hi艺术》艺术年度榜TOP100

《Hi艺术》艺术年度榜TOP100以三个指标为基本依据:1.历史成交总额,权重系数30%;2.年度春秋两季拍卖成交总额,权重系数20%;3.百度搜索知名度,权重系数为50%。

2012年和2013年,60后艺术家在《Hi艺术》艺术年度榜中所占比例为24%、25%(图7)。显然面对作品拍卖交易总额和百度搜索率,60后艺术家还有提升的空间。

(三)拍卖纪录

1.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纪录

中国嘉德在2012、2013年的总成交额为51.62亿元、65.46亿元,在市场调整的大背景之下,如此优异的表现使中国嘉德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最具分量的拍卖公司,其拍卖记录也成为最能体现艺术家与市场融合程度的标杆之一。

因此我们选择艺术家在中国嘉德拍卖记录或估价记录的前三作为艺术家数据分析的指标之一,相对客观地了解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价值。

此次作品拍卖记录调查显示,60后艺术家作品上拍率约为82.7%,作品的拍卖额度多集中在10万~100万之间,显然60后艺术家的作品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图8)。

2.2010年度香港苏富比秋拍指标艺术家TOP30

2013年,香港苏富比将中国当代艺术品推向“亿元时代”,作为不断刷新中国当代艺术品单价的拍卖行,香港苏富比无疑掌握了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高端市场。由于此次数据分析资料有限,只能以2010年度香港苏富比秋拍指标艺术家TOP30作为参考,排名以2010年艺术家作品的年成交总额与最高单价为依据,因此榜单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60后艺术家进入到此榜单的共计12位,分别是曾梵志(No.2)、方力钧(No.3)、刘野(No.4)、丁乙(No.7)、杨少斌(No.11)、王劲松(No.13)刘晓东(No.16)、展望(No.19)、岳敏君(No.20)、张洹(No.23)、宋永红(No.25)、喻红(No.26),这些60后艺术家占总榜单人数的40%。由此可见,60后艺术家已逐渐占据中国当代艺术品的高端市场。

(四)重要展览参展情况

1.威尼斯双年展

中国艺术家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可追溯到1980年。而直到2005年第51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组织,艺术家蔡国强策划的中国国家馆才终于落户水城。至2013年,中国馆已5次落户威尼斯。

因此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某种意义上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中的新锐,随着每次参展主题的变化,参展艺术家的年龄层次与艺术类别都在发生变化。

以上图表中(图9),1993—2001年为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的情况,2003年是主题展与中国馆的参展情况,2005—2013年是中国馆的参展情况。

总的来说,60后历届参展的艺术家平均为参展总人数的25%,总计24人,30人次参展,其中方力钧参展4次,岳敏君、喻红、丁乙、卢昊参展两次,名单中的参展艺术家约占总名单总人数的29.6%。显然,60后艺术家无论是以“新锐”的身份参与20年前的威尼斯双年展,还是以“中坚力量”的身份挺进近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他们在不同时期在中国当代艺术中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2.中国现代艺术展(1989年)

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展出了全国186位艺术家的297件作品,尽管展览因其中的行为艺术而引发争议,但却是中国前卫艺术第一次进入中国美术馆的大展,我们不能否认它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发端性地位。

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多是50后、60后的艺术家初步统计约有9人参加了此次展览,占参展总人数的11%,可以说他们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历史性时刻。

3.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1993年)

1993年的“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由策展人张颂仁、栗宪庭合作策划,为1990年代的中国新艺术奠定了基调。“后八九”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特殊现象,其艺术表现深刻地反映了彼时中国社会的变局,为国际社会了解认识中国另辟蹊径。“后八九”不但引发了国际艺术界对于中国艺术的关注,而且触发了一种文化解释的机制,由此当代艺术成为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征候。也正因此,它被关注程度之深远、它的影响范围之大,都远远超出了艺术本身。

60后的艺术家共有14人参加了这次展览,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见证了中国当代艺术中一个特殊时期,而“后八九”时期的特殊影响,触发了他们对中国社会敏锐的触觉,并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4.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展(2010年)

考虑到艺术家的区域影响力,结合艺术家的个展举办情况、其他重要展览的参展情况,首届展览选取17位艺术家参展。

方力钧、岳敏君的玩世现实主义以“光头”“大笑”的视觉图示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一代人的痛苦彷徨,用艺术家的敏感表达出对社会的深刻反思。魏光庆、方少华、薛松用波普的手法拼凑历史的情境,并以此来思考当代。丁乙“十示”中的理性与秩序、王易罡混乱笔触中的情感爆发反映出“冷”“热”抽象的对比,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叙事逻辑。而无论是邓箭今画面中的躁动,还是毛焰神经质般的人物,或是苏新平的理性、景柯文的历史叙事,亦或是卢昊对生存的敏感以及杨述的抽象粗暴,都体现出60后艺术家特有的表现主义激情。但刘野、王兴伟、周铁海则以“嬉笑怒骂”的游戏心态旁观人性、深入社会。而张恩利则选择多变的视觉体验表现多变的社会与世界。

上述艺术家因各自不同的视觉表达方式以及重要的区域影响力,反映了60后艺术家群体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多元体现在艺术家个人的情感体验与视觉经验的宽度与深度中,从而奠定了“1960”现象的研究价值。

关于“1960”的数据分析,以60后艺术家为整体研究对象,并以年度展览的方式深入研究每一位艺术家。由于学术视野与知识结构的局限性,对“1960”艺术家的梳理必有遗漏之处,对“1960”现象的分析也还处于数据罗列的初级阶段。但随着“1960”展的不断深入与推进,我们的研究也将持续深入。(节选)

                   ——张茜《大数据“1960”》